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长在农村哪些地方的河蚌不能吃?农村常见的河蚌为什么现在很少见了

人气:230 ℃/2025-04-26 06:29:40

最近,网络平台上兴起一种“开盲盒”直播间,开的并不是什么潮玩,而是河蚌。“有!”“没有!”类似的字样在评论区刷屏,观众的情绪也随着开蚌工人的动作而起伏,如果有一颗闪光的珍珠豁然露出,那直播间的气氛瞬间就达到顶点。

曾经随处可见的河蚌,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了直播间“网红”,这也勾起了不少人小时候抓河蚌的回忆。为什么河蚌现在很少见了?河蚌里真的有珍珠吗?河蚌到底能不能吃呢?

直播间开河蚌

新晋网红河蚌:

不少00后的朋友对河蚌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新奇刺激的开蚌直播里,但更多人对河蚌的印象在农村的河流、或者水塘里。在放学以后,约上几个朋友在小河里摸河蚌,不一会儿就能装满一箩筐,拿回家清洗翻炒便是一顿美味河鲜。

河蚌,也叫河歪、蚌壳、河蛤蜊,是一种淡水贝类。常有人将河蚌与淡水蛤蜊混淆,但二者从外形上便可区分。淡水蛤蜊通常是淡褐色,外壳呈卵圆形,而河蚌的外壳是椭圆形的,呈现扁平状,表面分布纵向的条纹。另外河蚌的壳也并不厚,遭遇外力时容易碎裂。

河蚌一般将水里的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在干饭的时候,河蚌并不需要去追逐猎物,而是只需要张开蚌壳,让食物自然流入蚌体即可。

河流干枯露出河蚌

中国的河蚌丰富性居世界第二,河蚌在中国广泛分布,而且一般生存在江河湖泊、池沼小溪之中,尤其是淡水的泥沙之中。常见的河蚌分为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橄榄蛏蚌等。它们的行动能力很弱,因此我们在下河洗脚、入塘捞鱼的时候都能顺手捞起来。

很多人不知道,河蚌还有净化水体的功能。河蚌种类越多的地方水质越好,里面的水生生物种类也会更多。

捞起的一大盘河蚌

河蚌里真的有珍珠吗?

有人或许会疑惑,都说河蚌会产珠,但以前抓过那么多河蚌也没看到过,那直播间里引人瞩目的河蚌开珍珠,是不是商家的噱头呢?

其实河蚌是真的能够产出珍珠的,每当有小石头,或者别的异物进入到河蚌体内时,河蚌因为受到了刺激,就会分泌出珍珠质将异物给包裹,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后,就会形成珍珠。河蚌产出的珍珠分为有核和无核两种,但并非每一个河蚌体内都有珍珠的,尤其是野生的河蚌,几乎很难产生珍珠。而我们所看到的直播间里用来开珍珠的河蚌,大多来自专业河蚌养殖场,是养殖场采用鱼蚌混养等养殖技术养出来的,这种人工养殖的河蚌比较容易形成珍珠。

并不是每一个河蚌都能产珍珠

河蚌中看不中吃吗?

河蚌的舞台,已经慢慢地从餐桌转移到了短视频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工人在开蚌取珠后便将它们丢弃,许多吃过河蚌的朋友们要直呼浪费了。其实人类食用河蚌的行为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虽然终日与淤泥相伴,但河蚌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完全不能吃。

许多农村地区不吃河蚌肉,是因为烹饪不当的河蚌肉口感太韧了,吃起来像橡皮筋。也有人觉得河蚌肉味道太腥,而且可吃的部分很少,清洗泥沙也很费力气。不过掌握了正确的烹饪方法后,这无疑是一道味道鲜美的好菜品。

河蚌肉其实味道不错

河蚌本身无毒,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也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是保健的好食材。春天的河蚌味道最为鲜美,以河蚌为主角的三鲜河蚌汤、河蚌豆腐汤、河蚌腌笃鲜等菜肴,每一道都有它独特的风味。

河蚌虽然可以食用,但一定要注意烹饪制作的方法。河蚌在淤泥里生长,它独特的呼吸方式会将泥沙等杂物沉积在自己体内,有的河蚌上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蚂蝗。因此烹制时一定要注意全熟后才能吃,否则肝吸虫、肺吸虫、钩介幼虫这样的寄生虫无法杀死。

河蚌为何慢慢“隐身”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中喜欢吃河鲜、海鲜的人与日俱增,河蚌的养殖技术也在进步,按理来说应当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美食,但是卖河蚌的人却越来越少。原来在我们不常关注的地方,河蚌的生存正遭遇困境

据统计,中国70%的河蚌正处于濒危状态,许多种类的河蚌甚至还没被人类认识就已经绝迹。

经济发展:

人类食用河蚌的历史虽然很长,但究其原因是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只好捕食一些贝类饱腹。自然灾害和猛兽环伺的环境下,易于捕捞且危险性较小的河蚌无疑是性价比极高的食材。但现代社会经济条件越来越好,食物供应增多,人们的饮食需求日渐多样化,河蚌也不再是生存必要的食品。

以前农村有不少人卖河蚌

环境污染:

河蚌是一种滤水动物,水质对河蚌的生存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一只河蚌的身体一天能流入近40升的水。不加节制的开发和排放已经使河蚌栖息的水源变成了农药、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水的聚集地,水中微生物的减少也使河蚌的数量锐减。试问,整天痛饮“科技水”长大的蚌谁敢下嘴呢?吃的人少,河蚌自然也很见了。

制作困难:

河蚌本身肉质鲜嫩,但处理起来比较费劲。由于河蚌常年居于泥沙之中,它的壳内淤积了许多杂质,需要细心清洗才能食用。河蚌壳重,河蚌肉少,人工剥开几十斤河蚌壳,也不一定能得到几斤肉。比起猪肉、鸡肉等常见肉类,河蚌肉的处理效率实在是太低了,随着数量的减少,价格也更高。

总体上来说,河蚌作为一种既可为食又可入药的动物,它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让河蚌重回大众视线的珍珠。虽然比起保护动物,河蚌的存在感更低,但河蚌的数量也确实在日渐减少。从昔日的餐桌常客到如今的开盒“道具”,这等境遇不禁令人唏嘘。最后早班机想问大家,你吃过河蚌肉吗?你觉得河蚌的肉好不好吃吗?欢迎留言互动

搜索更多有关“长在农村哪些地方的河蚌不能吃?农村常见的河蚌为什么现在很少见了”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