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有什么好玩的?趣玩,非遗中的蛐蛐
斗蟀
民俗丨斗蟋是中国民间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历经千年而不衰,小小蟋蟀牵动着千万人之心。从京都大邑到穷乡僻壤,帝王将相,富商大贾,直到翁媪男女,里巷小儿,对斗蛐蛐无不欢欣鼓舞,妙趣横生。
追溯宁阳斗蟋历史,始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
推荐:
宁阳地处黄淮两大流域的交汇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小盆地气候,为宁阳蟋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繁衍环境。
宁阳蟋蟀
个大色好,骁勇善斗
自古就被誉为“江北第一虫”,品种有六:大青、墨头金翅、墨牙青麻头、琥珀青、铁头青背、淡墨青、多为中晚秋善斗的青虫。宁阳斗蟋寒露称雄,霜降称霸,立冬为王。
斗蟀的演变
殷代甲骨文中的“秋”字状若踩蟋蟀,足见先人对应时而生的秋蟋早有认识,蟋蟀在我国分布极广,南方人称它“谦织”,北方人叫它“蛐蛐儿”,玩家们直接称其为“虫儿”,另外它还有“促织”、“蛩”、“促机”等称谓,而它真正的学名叫“斗蟋”。
斗蟀的三种类型
进攻性
即两虫交口时主动向前冲,发起进攻,先发制人,属性急虫,按旧谱论斗品为武口,斗口多连续快口、推口(冲口)、摇口、造桥口、拆口、崩口、勾口等。这类虫多腿劲大,铺身好,推进力强,猛不可挡,这类虫也有高虫,有时几口致胜,但不一定都是最后胜利者,往往因咬得较浮躁,咬得太急,容易失误。
防守型
即两虫交口后,并不全力主动向前冲,属慢性虫,为后发制人,按旧谱说即斗口为文口,稳扎稳打,这类虫多腿劲小,斗时铺身不好,咬得被动,有的确实体弱力单,节节后退,多为受口、耐口与外口,这类型虫中,有时很冷静、沉着,当找到好机会时,还口极重,一重口定局,致胜率比前者高。
二者
兼备型
防守与进攻结合型:即两虫交口后,先防守后进攻,咬得稳,但稳中有急,即旧谱中的文行武斗类。实际上是文武双全,有勇有谋,是真正的后发制人的最后胜利者。这类虫多在稳咬中找机会,适时闭口合牙时,落口极重。千钧一发时,突然爆发力极强,一口定胜负,这才是超品。真正的"虫王"、"大帅"多出自这个类型中。
斗蟀规则
新老斗局规则
赛场合对的蟋蟀,开斗前由工作人员把双方虫盆移至斗台,双方虫主站立斗台两端牵草。斗台中心放置斗栅(圈)和上述工具,斗台中间一侧站立一名监局(裁判)。双方各自把"将军"用过笼吊入斗栅闸侧眼前格内,然后由监局宣布比赛开始,双方牵子开始晃草。双方虫鸣叫时,监局 宣布"两将八角,开闸! "或"比赛开始! "随手将栅中闸门拔起,双方进行搏斗。
竞斗胜负的评定,由监局者根据赛场斗局规定和蟋蟀的实际表现来判定。 竞斗胜负的评定,由监局者根据赛场斗局规定和蟋蟀的实际表现来判定。斗局有老局、新局和新新局之分。
老局
古时习用。按其规定,必须三落闸门以定胜负。即:拼斗发夹爆时,若一方鸣叫,一方不鸣,则鸣者为上风,不鸣者为下风。下风方由监局者示意下草,若张牙可继续牵草,双方各引"将军"续斗;若不张牙,监局者即落闸,允许下风方继续下三草(以掉头一次为二草)。若三次掉头不张牙,监局者即判定胜负。若三草中一草张开,允许下风方继续牵草,直至再鼓翅鸣叫,然后启闸复局复斗。如此三次落闸,当第四次复局再斗拼搏爆开时,鸣叫方即为胜局,不鸣方即使仍张牙也属败局。
新局
是最近改用,按规定二落闸定胜负。其过程同老局一样,但少一次落闸。
新新局
:现在多用此方法。按规定不但不落闸,而且只准一草定胜负。即第一次交锋爆开后,双方鸣叫,而继续引斗;若一方鸣叫,一方不鸣,允许不鸣方牵一草,若不张牙即败局,若张牙可继续引斗;若再次爆开,鸣者为胜局。
推荐
宠物
- 1五峰毛尖和五峰贡芽哪个更好?黄金芽和黄山毛峰哪个好喝359
- 2蓝鲸生活的四大奇迹:探索鲸鱼过滤喂养的进化之路446
- 3两个半月的狗狗带回家好养吗?狗狗带回家的二十天需要注意些什么219
- 4英短蓝白猫几天让它吃一次肉:铲屎官提前给喵星人过万圣节245
- 5怎样判断动物的分类等级,鉴别分不清的动物很简单350
- 6狗狗训练科目顺序从零开始学 道格队长丨狗狗的训练科目15期丨因为狗笨就不要它了386
- 7吃鸡家园模式悬空跑酷教程:当,吃鸡游戏遇上葛优躺177
- 8孩子几个月开始吃肉最合适:宝宝吃肉有讲究婴儿多大可以274
- 9好养又通人性的粘人小型犬 公认的,无攻击性犬种239
- 10兔子拉稀比较严重怎么办?兔子拉稀身上全是屎怎么办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