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鱼类>正文

鱼类诱食剂和促食剂的区别:浅谈鱼类诱食剂

人气:374 ℃/2025-05-04 03:04:51

自从20世纪80年代台钓引入大陆以来,台钓已经风靡全国,不管是大湖、水库、大江还是小河、沟渠,旁边总是坐满了台钓的钓友。鱼获的多少暂且不提,爆护的理由总是钓技水平高、线组搭配合理、杆子长等各类因素,而空军的理由总是千篇一律,就是鱼饵里面的诱食剂添加不够。

今天咱们就聊一聊鱼饵里面添加的一些诱食剂。

一、鱼类被吸引的机理

鱼类在水中游动的时候,鱼饵内溶出的化学成分会刺激鱼的嗅觉,鱼类的味蕾分布众多,几乎遍布全身的各个部位,鱼在接近饵料的时候,会根据饵料的特性选择性的进食。在摄食阶段,鱼类会根据食物的适口性、可食性和平时的摄食习惯来决定是否大量进食。

二、诱食剂的来源及种类

最早,鱼饵没有诱食剂一说,只有味型区分。像香、腥、草莓、薯、果酸、榴莲、花香、中药味等等。香精技术的发展(科技与狠活)给鱼饵味型的发展提供了太多的可能。顺便说一下,很多公司会添加工业香精,像洗发水、洗衣液中的味型,工业香精因为添加了多种食品禁用的香原料,其留香和穿透效果要比食品香精好很多,再加上其便宜,也成了许多鱼饵生产厂商的选择。再带一嘴,较多的工业香精添加会成为鱼饵伤害皮肤,烧手的原因。

随着鱼饲料科技的发展,诱食剂才慢慢引入到鱼饵的行业,像大家所熟知的氨基酸、L型氨基酸、牛磺酸、DMPT、甜菜碱、TMAO等诱食剂近年来也广泛引入到鱼饵中。在添加量上,因为鱼饵的产品溢价较高,所以大多数企业添加量会增大,添加的种类也会增多,但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一股脑的添加,往往会导致鱼饵的诱食效果变差。

三、各种鱼类诱食剂的添加比例

目前,大多数的鱼饵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在诱食剂的添加上也往往只有自己经验的标准。小编在查阅很多文献的基础上,跟大家建议一下诱食剂的添加比例。

在鲤鱼的鱼饵中,建议添加DMPT,有试验表明,在配合饲料、半天然饲料及天然饲料中提添加量在0.5-1‰的比例下,会大量的促进鲤鱼的咬食,而这个比例添加到鲫鱼饵料中鲫鱼并无大多变化。由于鲤鱼饵料中膨化料添加很多,适口性也不错,所以在野钓饵料中,DMPT添加量最好控制在1‰以内,而黑坑、竞技中由于小药添加量多,建议添加的比例提高,以在众多的味型中突出DMPT的味道。另外,像L-丙氨酸、L-脯氨酸、L-苏氨酸、牛磺酸都对鲤鱼有较强的诱食效果,根据文献的添加量,应控制在5‰以内,在复配添加的情况下,建议继续减量。

鲫鱼的杂食性较强,更容易偏食动物源性蛋白,在鲫鱼饵的加工过程中,绝大多数鱼饵厂家会添加10%-20%的虾粉,但虾粉的品质千差万别,这个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会单独跟大家介绍。有试验证明,在添加蛋氨酸的饵料中,鲫鱼的咬口性会提高1.5倍以上,而蛋氨酸具有鲜肉味,以此来看,鲫鱼还是更偏重于动物类蛋白。所以,在鲫鱼饵的添加上,小编建议放弃DMPT和甜菜碱的添加,而是转为鱿鱼粉、肉骨粉、鱼粉和高品质虾粉的添加,在科技产物的添加上,TMAO是对鲫鱼有较强诱食性的,建议添加量在2‰以内。

鲢鳙是一种肌肉控制型鱼类,虽然有大大的脑袋,但实属不灵光。在吸食鱼饵方面,鲢鳙的肌肉会控制大脑张大嘴巴吸,而不是像鲤鱼一样会观察鱼饵很久后谨慎的摄食。所以,在垂钓鲢鳙上,只要是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会一直连杆。目前,垂钓鲢鳙的主流味型是草莓和榴莲,但根据文献的查询,鲢鳙更喜欢藻腥味,所以在制作鲢鳙鱼饵上,小编还是建议大家添加一些腥的底味,而味型的添加还是在成本控制范围内的大量添加。

像小药的制备及中药诱食剂,小编会在以后的文章中单独列出。

其他鱼种诱食剂的添加,大家可以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搜索更多有关“鱼类诱食剂和促食剂的区别:浅谈鱼类诱食剂”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