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蛴螬的最佳防治时间:红薯地蛴螬增多原因及栽种前后的防治措施
蛴螬是金龟子或金龟甲的幼虫,俗称鸡乸虫等。成虫通称为金龟子或金龟甲。危害红薯等多种植物,特别是危害后的薯块,常常引起病害重者引起腐烂,轻者薯块疤痕全身,俗称“地狗眼”,降低红薯的经济价值,给红薯种植户带来很大损失。为彻底消灭这种害虫,找出近年来蛴螬增多原因,采用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蛴螬增多原因
1、耕作施肥不合理:不进行冬季深耕冻垈,只是在临种植红薯前进行旋耕,杀灭不了残存的幼虫。在秸秆还田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欠缺,发酵不彻底,在发酵过程中引来成虫产卵,致使蛴螬越来越多。再加上施有机肥时,没充分腐熟,致使蛴螬拥有温暖适宜的生存环境和食物。
2、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暖冬天气和春季回温早,都有利于蛴螬的越冬和生长发育。夏秋季,温度高,降雨量大,蛴螬的孵化成活率高,蛴螬的危害会加重。在温度升高的背景下,不止是蛴螬,还有其它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也逐渐升高。
3、防治措施不当:对蛴螬防治认识不足,不像其它虫害,发生可直接看到,它的危害具有隐蔽性,往往被忽视,等到看到危害结果后,为时已晚。蛴螬适应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小范围的防治,不能全面灭除,起到效果不大。另外针对蛴螬的药剂有限,最佳防治期难掌握,还会错过最佳的防治时期,所以蛴螬越防越多。
蛴螬发生规律
一般一年一代,以幼虫越冬。成虫出现期一般为5月下旬,终见期在8月上旬,6月中旬是成虫盛期,6月中旬〜8月下旬为卵期,盛期在6月下旬〜7月下旬。7月上旬是卵孵化盛期。幼虫对红薯危害期主要是8〜9月份,这时正是红薯膨大期。从11月份起,幼虫逐渐开始越冬。
成活性规律,羽化后3天出土,昼伏夜出。一般在日落出土交配,然后取食,后半夜很少找到交配的虫体,黎明前潜回土中,白天隐蔽的场所多在3〜6厘米表土层,且喜在草根下。成虫食性杂,食量大,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主要危害叶片。
成虫活动的适宜气温在25°C以上,相对湿度为70%〜80%,低温阴雨时很少活动。成虫趋光性强,有较强的假死习性。
幼虫主要危害对象为蔬菜、红薯、马铃薯、山药等,咬食地下根、茎及块茎,咬食后留有孔洞。以春、秋两季危害最强。
防治措施
1、耕深翻冻晒垡:作为春红薯种植地在冬前进行犁地冻垡,犁后不耙地,将土30厘米土壤翻上来进行冬春冻晒,这可以冻死越冬的幼虫,也可杀死其它害虫,对控制病害的发生也有一定效果。作麦茬红薯种桂地块,进行耕晒,也可以起到同样作用。
2、轮作换茬:红薯轮作换茬减少土壤内残留虫口基数,这是最科学地防虫方法,既不增加成本投入,又可以提高红薯产量。一般轮作周期在2~3年,也可实行红薯与玉米、大豆间种,也是轮作的一种措施。
3、正确使用有机肥:俗话说生粪生“地狗”,生粪就是没有经过腐熟的土杂肥。就是说施肥必经过充分发酵腐熟,一般自然腐熟期在2个月以上。特别红薯施了没有腐熟的土杂肥,不光蛴螬发生严重,还会引起其病虫害,如红薯黑斑病、软腐病等。特别栽种夏红薯时,进行秸杆还田要将麦秸粉碎,长度不得超过10厘米,能做到边收割边粉碎,能保持麦秸有一定湿度,利于腐烂,并按秸秆量施入尿素或腐熟催化剂,并深埋25厘米以下,切不可留在表土成为蛴螬的“温床”。
4、诱杀成虫:6~7月份是成虫发生盛期,可利用成虫的趋化性、趋光性,利用性诱剂和提灯点火诱杀成虫,可大大降低成虫交配产卵,减轻孵化危害程度,是一项投资小、污染小、防治效果好防治措施。
5、土壤处理:在红薯定植前,可用4%噻虫嗪颗粒剂250~300克,与50公斤有机肥混合均匀后,顺垄撒施,施在幼苗根际附近,噻虫嗪内吸传导性好,不易产生抗性,在土壤中稳定性好,持效期长达90天左右,可长时间保护红薯幼苗不被蛴螬危害。操作简单,防治效果好,可大大减轻蛴螬的危害。
6、草木灰防治:有些种植户为了减少农药残苗,不使用农药防治,采用草木灰防治,在栽插红薯时红薯栽种后撒上一把草木灰再盖土,这可以有效防治蛴螬。
推荐
宠物
- 1小潘潘黄梅戏原视频后半段:小潘潘版女驸马引热议136
- 2猫咪为什么穿上衣服就喜欢睡觉?为什么猫咪会捂脸睡觉479
- 3狗狗到底适合吃狗粮还是吃饭 狗狗吃干粮好还是吃湿粮好185
- 4怎么判断蜜袋鼯健不健康?蜜袋鼯健不健康要看胖瘦324
- 5狗住的地方潮湿会得什么病?什么样的住宅可能令狗狗生病183
- 6盘点喵星人最尴尬的瞬间:喵星人的这些坐姿屌炸了好嘛481
- 7狗狗生病其实它会悄悄告诉你:你家狗狗也会感冒你知道吗387
- 8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详细知识点:人教版,部编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汇433
- 9不想要的观赏鱼怎么处理最妥当?饲养的观赏鱼不想要了466
- 10一个半月的泰迪可以剪毛吗?宠物店的摆烂日常之今日碎碎念日常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