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步骤:儿童意外伤害应急处置方法及预防措施

人气:253 ℃/2025-05-11 06:07:52

孩子天性好动、好奇心强、爱探索,对危险缺乏预见性和防护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遇意外伤害。最新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中国意外伤害占儿童死因总数的26.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快速增加。于是,宝宝发生意外伤害后,妈妈应该如何做好应急处置,预防日后意外伤害的发生,了解一些急救和预防的常识变得刻不容缓。

触电

处理方法

第一步:切断电源

当有儿童触电时,我们在确保身体安全的情况下,应尽快地找到电源开关,把电源开关关掉。如果一下子找不到电源开关的话,可以找一个绝缘的物品,在不接触孩子的情况下,把和孩子接触的有电的物品挑开,使孩子脱离这个电源。

第二步:判断受伤儿童的生命体征

抢救前,通过对孩子的意识和呼吸的判断来检查他是否存在生命体征,我们可以通过掐捏孩子的颌骨或者说拍打他的足底,并呼唤宝宝来检查他的反应,同时观察他的胸腹部有没有呼吸?观察5—10秒钟发现这个孩子既没有反应、又没有呼吸动作的话,特别是胸腹部没有起伏的话,我就要立刻对他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

第三步:进行心肺复苏术中的胸按压

胸部按压时一手扶住婴儿的头部,另外一手的食指和中指两个并拢在婴儿的两乳连线中点下方进行按压,按压深度在在婴儿胸壁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或者是四厘米左右,按压的频率是每分钟至少100次。按30下后进行人工呼吸。

第四步:开放气道

在做人工呼吸之前要先开放气道,方法是一只手按住婴儿的额头,另外一只手的食指轻轻挑开他的下颌骨,使他的口鼻的延长线和胸腹处于两个平行线。不要让颈部过于弯曲,这样的话一方面可能会损伤颈椎,另外一方面婴儿的气管会发生反折,反而阻塞了气道。

第五步:进行心肺复苏术中的人工呼吸

由于婴儿的口鼻比较小,我们可以对他进行口对口鼻的通气。每次通气时间是1秒钟,通气的量以他胸腹部有明显的起伏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把成人所有的一口气都吹到他的肺里面,这样会对他造成损伤。

预防措施

让宝宝从小明白电是可怕的,触电的结果非常危险,让孩子知道电源或者插座是不能去碰的;

尽量把插座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有些能够触及的必须安装防护罩或者买专门的儿童安全插座;

家长要定期检查用电器的开关插头和电线,看是否潮湿或漏电。顽皮淘气的孩子,有时会用剪刀去剪电线,造成触电事故;

外出时,避免让孩子在电线杆或者电线杂乱的地方玩耍。这些地方可能存在漏电状况,家长要心;

家里的家用电器,如电视,洗衣机,电烤箱等,用完要关闭电源,预防孩子因好奇而触摸,造成事故。

溺水

溺水孩子有呼吸的,让他咳嗽、呕吐;

没有呼吸的,在5到6分钟内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首先要清理他们呼吸道和鼻孔的杂草等物质,让他们呼吸畅通。其次就是想法将头部拖出水面,然后将溺水儿童放置使其头低脚高的俯卧姿势,然后帮助他们将胸器等器官的水排出来。再次就是及时将溺水儿童腹部和胃部等等内脏器官内的一切阻碍物排除,使溺水儿童能够畅通呼吸;

若溺水儿童的呼吸已经停止,要尽可能的采取嘴对嘴的方式给溺水儿童进行人工呼吸,从而帮助溺水儿童进行有效的肺呼吸;

如果溺水儿童的心脏已经停止时,必须给溺水儿童进行有规律的体外心胸按摩,看是否可以恢复心跳,从而进行有效的救治;

最后就是及时的将溺水儿童送往正规的医院救治,当然在去往医院的途中也要进行一切上述所说的救治活动,以免在去医院的途中发生意外。

0~4岁在浴缸、游泳池、水池、沟渠、粪坑或其他开放性水域边时,家长要看管好孩子,视线不离开孩子,以防发生意外。洗浴后要及时清空浴池里的水,浴池放水的开关要位于孩子触摸不到的地方。婴儿或者初学步的孩子,只要孩子在水里或水边,不管是在家里或其他地方,家长应该用手臂护住孩子。

5~14岁告诉孩子不要在没有成人看管下单独游泳。乘船或捕鱼时,儿童均应配带救生设备。跳水或潜水容易导致溺水发生,带孩子游泳时家长应该注意水域深浅,并教会孩子用脚试水深浅;冬季应避免孩子在冰上步行、滑冰或在薄冰上骑车;孩子游泳或洗浴时应有成人陪同。

烫烧伤

宝宝一旦被烫伤,请记住十个字:一冲 二脱 三泡 四盖 五送

一、用流动凉水冲洗被烫到的地方5~10分钟;

二、在水中小心剪开脱去衣服,以防衣服上的热度得不到散发而继续作用于创面,使创面加深;

三、在冷水中持续浸泡至少30分钟;

四、用干净毛巾等覆盖烫处;

五、尽快送医院。

特别提示:父母要远离烫伤偏方等护理误区,千万不要涂抹酱油、醋、酒、牙膏以及其他有色的药物和偏方。重度烧烫伤害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呼吸窒息者,进行人工呼吸,立即送医院抢救。

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远离热源,不******烛,不自己倒开水、盛热汤,并尽量让孩子远离厨房,最好把厨房的门锁上,防止孩子无意中闯入厨房,打翻热水瓶等危险物品。

家长应该把热水瓶、热汤等放置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不要把热的杯子或汤碗等放置在低矮的桌子上或桌子的边缘。当热液放在餐桌上时,也需注意桌巾的长度,以免孩子好奇拉扯,把热液拉下而受伤(建议餐桌以不铺桌巾为最安全)。

把孩子放进浴缸之前,用手试试水温,最好用温度计测试一下,水温在37-38摄氏度最为适宜。

咬伤

第一步:辨别伤口严重程度

观察一下伤口,若出血大,家长要立即进行局部的止血,可以选用局部加压止血法或者是上止血带。如果出血不是很严重,请切记咬伤的伤口不要加压包扎,因为加压包扎会促进病毒在身体的蔓延。

第二步:冲洗咬伤伤口

首先使用大量的清水和肥皂水将伤口洗干净,尽可能地清除在伤口里面存留的病毒。比如孩子的手被狗咬了,我们可以用大量的清水或者洗涤剂或者是肥皂水来冲洗。

第三步:纱布覆盖伤口马上送医

伤口冲洗以后,局部的伤口可以用纱布对它轻轻覆盖,但是切记不要用弹性绷带或者布袋子将它加压包扎。在轻轻覆盖,没有严重出血的情况下,迅速送到医院来处理。

第四步:24小时内必须注射狂犬疫苗

在24小时以内到专门的防疫部门去注射狂犬疫苗,一定是全程打完四针疫苗或者五针疫苗,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对宝宝进行有效的保护。这里要提醒大家一点,不光是狗会传播狂犬病,我们日常接触的猫、猪、牛、羊都可能会传播狂犬病。

去有动物出没的地方,要有家长陪伴和看管。见到猫、狗等宠物时,不要伸手去摸,也不要拼命奔跑。在喂食小动物时,也不要突然伸手或拿石头、木棒之类的东西,以免引起动物的误会而遭咬伤。

摔伤

检查是否有意识、是否有呕吐、是否受伤。让孩子平躺,等待救护车。呕吐时,侧躺,避免堵塞气管。用干净毛巾按住大伤口,出现肿包时,用湿毛巾冷敷。

孩子撞伤或摔伤后,大声哭,但立刻停止,无其他异常;虽然青一块紫一块,但脸色不错,情绪也很好,可不用送急诊。

孩子摔伤后脑,要详细检查,并观察孩子神情。接着几个小时应观察孩子是否出现跛行或只使用一边手臂、呕吐、嗜睡、易怒。若孩子完全不动、失去知觉或拒绝移动,应立刻送医。

在儿童骑车,溜冰时,要准备防护用具如头盔和护膝等;

非逃生用途的窗要上锁,或装上窗栏;

窗边不放置椅子,摇篮和其他家具;

在给婴儿换尿布或衣服时,人不要离开婴儿,保持有一只手保护着婴儿;

清除家中的危险因素,如卷起的地毯,暴露的电线,栏杆间距宽大的阳台和楼道等;

在洗手间,洗手盆前和楼梯等放上防滑垫;

要注意幼儿在有滑轮的学步车中的安全,或使用其他固定的学步车替代;

对孩子经常活动的场地要检查是否安全,如地面是否平整等。

扭伤

可按国际通用的RICE步骤进行处理:

Rest(休息)扭伤之后立即停止运动,坐下或躺下休息,将扭伤部位的衣物或鞋带松解。

Ice(冷敷)用冰水或冰袋冷敷伤处,持续15~20分钟,在24小时内间隔冷敷3~5次。热敷或喷洒药物应在受伤24小时后,可喷洒止痛、活血化瘀的气雾药品。

Compress(加压包扎)用纱布绷带在受伤部位加压包扎可减轻水肿,怀疑骨折者需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Elevate(抬高肢体)坚持睡觉时抬高受伤肢体1周左右,可以减少渗出与出血,缓解肿胀等症状。

如只是轻度扭伤,可继续冰敷并施以压迫性包扎,抬高患肢。如属较严重之扭伤,则应送医院治疗。受伤痊愈前不要继续运动,不要用力按摩、搓揉,以免加重损伤或造成陈旧性伤害,使关节扭伤反复发作。

在骑自行车带孩子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要将孩子的脚别进车轮,建议家长使用轮护网;不要踩圆棍、皮球等易跌倒的东西;避免孩子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跑跳。扭伤主要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平时应注意生活安全,尤其活动前应做准备运动,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对宝宝造成伤害。

割伤

如果仅仅是表皮割伤或擦伤,可先用肥皂及水清洗伤口,再用红药水或含抗菌素的药膏涂在伤口上,然后用创可贴包好伤口。通常较小的创口,用一张创可贴就足以止血了。如果伤口较深,流血较多,可参照如下步骤去做:

用无菌绷带紧紧地压住伤口。(如果有玻璃或金属嵌入、扎入,不可简单地压住伤口,以免玻璃或金属扎得更深。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带孩子去看急诊。)

压住伤口3~4分钟后,可检查一下血是否止住。如果还没有,继续按紧伤口,如果还有血从绷带处渗出,在渗血处再加按一块绷带。

如果压住伤口5分钟之后,血还没止住,应该一边按紧伤口,一边赶紧去就医。

轻柔地清洗伤口。血止住后,用肥皂和水洗净伤口。用含抗菌素的药膏涂在伤口上以防感染,然后将创可贴贴在伤口上,每天更换一次。如果伤口出脓、红肿,孩子有发烧等迹象,可能是伤口感染了,应找医生看一下。必要时要打破伤风针,避免被破伤风杆菌感染。

让孩子远离锐器(刀剪、钉子、木棍、玻璃等),把其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当孩子在操场上玩的时候,最好随时看着他,不要让他去玩那些没有垫子等保护设施的活动器械;

手拿尖锐东西时,不要奔跑嬉闹。

窒息

如只是轻微喘不上气,赶快把宝宝抱到通风处,打开窗户,让宝宝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若是吞噬引起的窒息,用力快速地压挤胸部5次,然后再拍背5次,轮流交替着做,直到梗塞物被吐出来为止。假如宝宝已经无意识、无反应,也没有呼吸,赶快向医院求救,并开始做急救。

为预防可能的窒息,并降低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发生,婴儿应该脸向上睡;不要让婴儿睡在任何柔软的物件上,它们可能遮盖住婴儿的口鼻;让婴儿单独睡,不要与成人一起睡;千万不要把小的物件放置在婴幼儿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保鲜膜、塑料袋、花生都可能堵塞在孩子的气管里造成窒息,把这些物品放到孩子看不见或者拿不到的地方。在儿童进食时,避免逗玩,哭闹时不要进食。

误食药品

一旦误食药品,家长应在第一时间对儿童进行催吐。并携带误食的药品及包装说明到医院就诊检查。

若孩子误服药物毒性小,计量少,可多饮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从尿中排出。但如计量大且有毒性,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孩子误服腐蚀性较强药物时,强碱:应立即服用食醋、柠檬汁、桔汁。强酸:应用肥皂水、生蛋清,牛奶保护胃粘膜。碘酒:应喝米汤、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

家长要存放好药品防止孩子误服,把药品分门别类,防止拿错。不要用食品瓶装有毒物品,不要换瓶装药,或换瓶后写好标签。禁止让孩子单独接触药品,药品应放置在高处,也就是儿童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地方,上了锁的柜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流鼻血

当孩子鼻子出血时,让孩子坐位向前微低头,两侧鼻孔捏在一起,约10分钟,用口呼吸,吐出口内血液。用绳子勒紧手指中指的指根处,可迅速止血。止血后3-4小时内不要擤鼻涕或挖鼻孔。经常鼻出血,并且每次出血持续半小时以上,且伴有全身其他部位出血点,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干燥季节,可在孩子鼻腔用石蜡油、甘油滴鼻,或者用棉团蘸净水擦拭鼻腔。控制儿童的剧烈活动,避免鼻外伤。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鼻痒时不要抠挖。饮食上应少吃煎炸肥腻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并注意补充水分。

抽筋

脚趾抽筋,马上将腿屈起,用力将足趾拉开、扳值。

小腿抽筋,用手扳住足趾,并使小腿用力向前伸蹬,让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弛。

脚背、腿的正面抽筋,把腿、踝、趾伸成直线。

手指抽筋,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如此反复。

在锻炼前让孩子多饮水,防止因为脱水引起的抽筋。血液中缺钙也可引起肌肉复发性或长期性的抽筋,每天按时给孩子补充维生素和钙剂。纠正孩子的躺坐姿势,在日常中养成良好行为。在运动前,做好准备工作,如身体的拉伸等,当孩子吃得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禁止剧烈运动。

搜索更多有关“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步骤:儿童意外伤害应急处置方法及预防措施”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