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怎样给有吞咽障碍的病人喂饭:吞咽障碍患者总是自行拔除胃管

人气:197 ℃/2025-04-19 14:20:40

吞咽障碍患者的福音——间歇置管

案例介绍

患者高某某,男,60岁,患者10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流涎、吞咽困难,不能进水、进食,言语不能、小碎步行走,行走较前缓慢,右手无力较前略加重,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无黑矇、意识丧失,症状持续不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行颅脑CT检查示多发脑梗死(阅片),以"脑梗死"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未测体温,进食少,大便未解,尿频。

2022年1月2日患者入院后,遵医嘱于15:00给予鼻饲置管,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胃管进食和防止胃管脱落等注意事项。

17:00再次巡视患者时,患者胃管脱出。经询问,患者不愿意带胃管进食,自行拔出。

那么对于脑梗死又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是否有更容易让患者接受的方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间歇置管可满足患者的需求。

什么是间歇置管?

临床上对于吞咽障碍患者,既往多应用持续经鼻至胃管饲提供营养支持,但该传统方法并发症多,对患者伤害较大。持续管饲方法置管过程中有发生血压升高、 心律失常及 SpO2下降等并发症的可能,对于脑梗死患者,血压升高可能使颅内压短暂性增高,有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可能。

囿于传统持续管饲的局限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采用间歇置管管饲法为吞咽障碍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间歇置管管饲法即进食前将导管经口腔/鼻腔插入食管内,经导管将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水与药物注入,注完随即拔管的营养供给法,既是一种进食代偿手段,也是一种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

间歇置管管饲注意要点

1.尽量采取经口间歇置管管饲,以减轻不适感。

2.积极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空吞咽动作,置管过程中让患者主动配合吞咽动作。

3.加强患者吞咽力量的恢复和口咽肌肉协调能力的提高,指导间歇管饲后的活动,指导患者注意腹部症状及排便情况的观察与汇报。

4.严格进行管道位置的判断,置管的长度一般为25~30cm。确定导管在食管内的方法:①将导管的末端放置于装水的容器里,没有连续的气泡溢出;②注入3~5ml温开水,无呛咳。注食时患者取坐位,每餐后至少保持30分钟。

间歇置管管饲的适应证

1.患者清醒,能配合治疗。

2.各种原因所致的经口摄食障碍,但食管功能和胃肠功能正常,或单纯经口摄取会产生低营养和水分摄取困难。

3.经口进食不能满足生理需要量的患者。

4.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吞咽障碍。

5.头颈肿瘤放疗或手术前后吞咽困难者。

6.各种原因所致持续顽固呕吐(肿瘤化疗等)。

7.呼吸功能障碍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长时间需要营养支持者。

间歇置管管饲的禁忌证

1.昏迷,意识不清,不能配合者。

2.既往有穿孔史、有出血倾向。

3.食管梗阻、咽部或颈部畸形患者。

4.病情危重、气管切开早期。

5.气管反射消失禁忌易导致窒息或外源性吸入性肺炎。

间歇置管管饲的优点

1.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为临床治疗提供过渡。

2.降低返流、误吸性肺炎的发病率。

3.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病率。

4.提高患者依从性。

5.消除焦虑、抑郁,重拾进食的乐趣。

小结

经口和鼻腔间歇胃管管饲法只在进食时置管,不影响患者的美观和社会交往活动,保持患者鼻腔、口腔、咽部的卫生和舒适感,降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减轻患者的病重心理危机感,过程中注重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与干预,有利于增加患者主动配合吞咽康复训练的信心与主动性,从而使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更易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于成超,李勇军,史丽娜,等.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在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21,43(9):814-816.

作者简介

文章作者:岳佩佩

作者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封面图由璧山区人民医院胡悦建提供,图文无关

搜索更多有关“怎样给有吞咽障碍的病人喂饭:吞咽障碍患者总是自行拔除胃管”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