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史湘云对林黛玉到底有没有好感:林黛玉为什么说史湘云是骚达子

人气:436 ℃/2025-04-18 22:33:08

接着说史湘云身上的其他谜团。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史湘云长得漂亮吗?

你可能想都不用想,就会认为史湘云是个大美女。能入选十二正册的人物,是仅次于宝钗、黛玉的三号女主,怎么会不漂亮呢?

当然我们有很多理由认定史湘云是个大美人,可问题是书中从来没有正面描写过她的相貌啊!在书中也从没有谁夸过史湘云长得漂亮啊!

这便是史湘云的第四个谜团。

证据4 相貌模糊之谜

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史湘云长什么样。但书中写过她的身材,第49回,史湘云脱去外套,露出一身男装的打扮,越发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反而比她的女孩子装扮,更加俏丽。

“蜂腰猿背,鹤势螂形”并不是贬义词,这其实是形容女孩子身材高挑的好词。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史湘云的相貌呢?可能还是与她的影射有关。

上一期我们重点说了她姓史之谜,史家有历史的隐喻,主要是喻指南明史。而南明那段历史,是被清王朝千方百计隐藏的、篡改的、扭曲的,让人看不出这段历史的真面目。所以我们不但不知道史湘云的真面目,也对史家的事也知之甚少。比如书中没有交代她父母的名字,只是说她在襁褓中,就父母双亡,也不知道她父母是因为什么原因双双去世的。她的两个叔叔:史鼐和史鼎,书中对他们的事迹也是一笔带过。以至于我们都觉得史家都不配进入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的排序,书中排序是贾史王薛,其实按照家族的实力来说,史家是最弱的,所以真实的排序应该是“贾王薛史”。而“贾王薛史”,谐音“家亡血史”,这个大家都知道。红楼梦是一个关于国破家亡的血泪故事,这是一段血泪史,由于清朝残酷的文字狱,注定了这段血泪史只能隐写,只能语焉不详、点到为止!

所以作者对史家的事写得语焉不详,欲言又止;所以我们不知道史湘云的真面目,就像清王朝掩盖了南明历史的真面目一样。

谜团5 女扮男装之谜

刚才提到了史湘云喜欢做男孩子打扮,有一次装扮成贾宝玉的样子,连贾母都没认出来。

于是有了第五个谜团:史湘云女扮男装之谜。

红楼梦里是极力赞颂闺阁女子的,开篇的楔子里,作者就说:“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所以要为这些闺阁女子做传。书中更是借贾宝玉之口,说出了惊世骇俗的“男浊女清”论:

“女儿是木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样看起来,史湘云女扮男装,不是自降身价吗?就因为史湘云有次也劝贾宝玉读书上进,贾宝玉连她和薛宝钗、袭人,一起批了一通,说她们:“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我们在解读贾宝玉的奇谈怪论之谜时就说过“男浊女清”论。民国红学大家潘重规先生对此有精彩解读,他认为这里隐喻剃发易服,因为男降女不降,汉人女子可以继续保持明朝的服饰和发型,所以看起来清爽;而汉人男子全部要剃发易服,穿长袍马褂,留金钱鼠尾头,那当然看起来就是浊臭逼人。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就在史湘云露出男装打扮之前,穿的是什么?

穿的是“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又围着大貂鼠風领”。

也就是史湘云穿的是一身东北皮草。这也没什么,《金瓶梅》里西门庆的几个老婆,也穿貂皮大衣。但紧接着林黛玉说的那番话,就让人瞠目结舌了。林黛玉先是说“孙行者来了”。把史湘云比作孙猴子。接着又说史湘云“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骚达子来”。

林黛玉竟然把史湘云说成是孙猴子,这倒算不得什么。但直接说史湘云是骚鞑子,就很触目惊心了!虽然把鞑子的“鞑”,写成了发达的“达”。但天下人都知道,鞑子指的是谁啊!而孙猴子就是猢狲。林黛玉这两句话,直接讽刺史湘云,成了胡人鞑子了。

这段情节发生在第50回“芦雪庵吃鹿肉”那一段。史湘云吃鹿肉,一直是被红学家津津乐道的经典场景。但其实隐藏着一段血泪历史。

谜团6 吃鹿肉的秘密

我们不得不说下史湘云吃鹿肉的秘密。

首先,史湘云是穿着鞑子的装扮,来吃鹿肉的。

其次吃鹿肉的故事,或者叫吃鹿肉的梗,是来自《聊斋志异》一篇叫《夜叉国》的故事。故事里的夜叉,其实就是野人。说是山东一个姓徐的男子,坐船被大风吹到了东北某岛,结果遇到了一群夜叉,夜叉本来是生吃鹿肉,徐生就靠着给夜叉们烤鹿肉,而得到了夜叉的信任,夜叉大王不但赏了一个母夜叉给他做老婆,还赏给他最好的珍珠。没错,夜叉们有很多珍珠,对他们来说珍珠就跟沙土一样。母夜叉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被他带回了山东老家。有意思的是,书中说母夜叉和她女儿,都做男儿打扮,而且是东北满人的装束!

这是赤裸裸的隐喻讽刺啊!

你没看错,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暗藏了很多对满清的讽刺和隐喻。蒲松龄也是借鬼魅狐妖来写黑暗的社会、来写历史。所以每个故事的最后,蒲松龄都化名“异史氏”来做一番点评。所以蒲松龄认为自己写的也是历史,只不过是与清朝官方不一样的历史,所以叫“异史”!《红楼梦》不也是如此吗?

前面我们说到的贾兰写《姽婳词》,而姽婳将军林四娘的故事,就是出自《聊斋志异》。《夜叉国》里的夜叉,有珍珠,吃鹿肉,穿满人的装束,这些隐喻在《红楼梦》里也能找到。

比如珍珠,红楼梦里谁家珍珠最多?不就是薛家嘛,护官符上说薛家是“珍珠如土金如铁”。

比如夜叉,红楼梦里也有夜叉。在贾宝玉魂游太虚那一回,他和秦可卿携手出去游顽之时,忽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只听下面水响如雷,竟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于是贾宝玉就被吓醒了。

夜叉海鬼当然是水里的妖怪,也就是水国的人,就是隐喻水国满清对明朝作乱。

再看吃鹿肉,史湘云穿着一身皮草、里面又是一幅男装来吃鹿肉,这喻义太明显了,林黛玉都直接说她成了猢狲、成了骚鞑子了!

书中还有一个人女扮男装,也被称作骚鞑子。那就是芳官。贾宝玉把芳官周边的头发剃掉,弄成男人打扮,还给她取了个匈奴的名字,叫耶律雄奴。其他人就说芳官是骚鞑子。

所以女扮男装,喻指清朝对汉人的剃发易服,穿成男装,你就成鞑子了!你就成了浊臭逼人的污浊须眉了!

另外据吴雪松老师考证,芦雪庵其实是芦雪广,芦雪广吃鹿肉,其实是隐写清军在广州大屠杀的血泪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吴老师的博客来看看。

史湘云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清净女儿家不做,偏偏要去做浊臭逼人的男子打扮呢?

那必须要说说史湘云的影射原型了。这个我们下一期单独说。

谜团7 说话“二爱不分”之谜

最后说一下史湘云身上的小谜团。就是她说话“二爱不分”。不知道史湘云是不是湘妹子,就是现在,大部分湖南人也是“二爱不分”,二哥哥说成爱哥哥,一二三四五,会说成“幺爱三四五”。林黛玉就笑话史湘云:“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

南方人确实二爱不分,但作者写这段情节,不只是为了突出史湘云娇憨可爱这么简单,应该还另有深意。

吴本在这里有条批语:“此言不假,本朝有姓爱的”。意思是史湘云说得没错,贾宝玉就是爱哥哥,因为朝廷里就有姓爱的。

这个姓爱的,当然就是清朝皇帝,姓爱新觉罗,简称姓爱的。

再结合贾宝玉的隐喻,就说得通了。

贾宝玉身上的通灵宝玉是象征传国玉玺,而他本人是象征着假的政权。其实就是指清军入关后,轻松入主紫禁城,建立了新的政权。只不过在汉人心目中,这不是华夏正朔,这是假的政权。但假不假不重要了,因为大清已经入主北京了。就像贾宝玉和薛宝钗在一起了,即便是个假的宝玉,即便两人并不相亲相爱,即便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但天下人都看到了金玉良缘成功了,看到贾宝玉归薛家了,看到林黛玉的二哥哥、变成了薛宝钗的“爱哥哥”了。

就算是假的,假作真时真亦假。南京的真政权——南明,只要将它的历史经过抹黑篡改,时间久了,也没人记得了。而北方的假政权——清朝,以假乱真,号令天下,是莫敢不从了。

吴本关于金玉良缘写得很合理,薛家在在紫檀堡避难,贾宝玉从赵姨娘母子手里救出来之后,就呆在薛家。然后顺理成章地和薛宝钗在一起了。也就是说贾宝玉是个上门女婿,是赘婿!既然是上门女婿,当然就得随女方的姓。所以贾宝玉就得姓薛,姓金,姓爱新觉罗。于是,原本林黛玉的二哥哥,就成了“爱哥哥”了。

这一段隐喻也很明显,贾宝玉被赵姨娘母子抓走关在“岳神庙”,是影射李自成攻入北京,短暂拥有北京政权。但随着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军队被打跑,北京政权落到了满清手里。

史湘云把“二哥哥”说成“爱哥哥”,正是明亡清兴、政权更替的暗示。林黛玉笑话她二爱不分,也暗含对史湘云影射原型的讽刺和责备,讽刺他以假为真,奉蛮夷为正朔。

那史湘云到底影射谁呢?我们下一期来全面揭秘!下回见。

搜索更多有关“史湘云对林黛玉到底有没有好感:林黛玉为什么说史湘云是骚达子”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