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公园出现野生猴子:贵阳公园,猴患引发市民担忧
◎科技日报记者 何星辉
“霸王,来,吃!”4月19日下午,志愿者毛阿姨从包里拿出一把豌豆,递到一只壮猴面前,“霸王”是毛阿姨给它取的外号。
很多游客,其实就是奔着满山的野生猕猴来的,这其中不乏给猴子测孕、用老鼠逗猴的无良网络主播。
猴子抢食
舆论风口,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这个位于贵州贵阳的城市公园,早已猴满为患。满山乱窜的野生猕猴,常常追着游客讨食甚至嬉闹。
新冠的阴霾还没有散去,有市民就此质疑:人猴共处,会不会有感染新冠的危险?
激增的猕猴带来生态压力
进入黔灵山,从山顶到山脚,大路上尽是东窜西跑的猴群。游客投食、拍照,大多数情况下,猕猴比较配合。偶尔,有大胆的猕猴会死死抓住游客的背包,麻利地打开拉链,取出里面的饮料或食物,然后扬长而去。
这些野生猕猴怎么来的?贵州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管理站站长冉景丞说,这要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几只单位饲养的猕猴偷偷跑出了公园附近一个防疫站,随后,与公园里人工喂养的十多只猕猴胜利“会师”。
山中无虎,猴子为王。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之游客的投食,让黔灵山公园里的猕猴越来越多,特别是2000年之后,更是数量激增。
冉景丞说,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目前黔灵山公园里的猕猴为1200多只。但实际上,整个公园的承载量仅为120-150只,生态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正因为植被遭破坏,黔灵山公园部分山体裸露。几乎寸草不生。
人猴矛盾与科学分流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日益突出的人猴矛盾。平日里,黔灵山公园的游客接待量在3至5万人次,远超公园最大容量,节假日更是拥挤不堪。人多,猴也多,难免产生摩擦。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黔灵山公园管理处综合协调部主任张涛透露,猕猴伤人事件频发,公园管理方每年的赔付支出都在50万元左右。
甚至有“出走”的猕猴,屡屡走进闹市区扰民。
怎么解决黔灵山公园的猴患问题?冉景丞给出的方案是:科学分流!比如分流一批送到动物园和自然景区。
实际上,早些年,公园管理方也曾几次采取过分流措施,但几乎每次都遭到喂猴人的激烈反对。多年来,一些退休老人自发前往黔灵山公园投食喂猴,久而久之,自发形成了猕猴保护团体。
他们中,有的人十几年如一日,把退休金都花在猴食上,简直把猕猴都当成了自己的“娃娃”。在猕猴保护团体看来,这些猴子都是野生的,属于全民财富,即便要“分流”,也必须公开、合法和科学。
志愿者毛阿姨说,喂猴喂久了,难免有感情,如果要分流,不能公园管理方说了算。
人猴共处会感染新冠吗?
这次新冠疫情爆发后,为了防止人猴互相传染疾病,公园管理方专门发布通告,禁止游客向公园内野生猕猴投食,禁止游客与野生猕猴有肢体接触。为此,公园管理方每天派人投喂500斤食物,包括玉米、花生和各种水果。
地上有提示牌,路口有广播,公园管理方一再提示,观赏猕猴一不要离太近,二不要逗打和投喂食物。但一直以来,游客任性投食和逗玩的行为,依然没能杜绝,甚至有无良网络主播导演出各种玩猴闹剧。
有市民担忧,在猴患仍未解决的情况下,游客的近距离接触,会不会导致人猴感染新冠疫情?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舒跃龙曾经预测,新冠病毒的命运有几种可能,其中一种可能性就是病毒不仅在人群中流行,而且可以跨种传播到其它动物。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从媒体的公开报道中,到目前为止,猫、狗、虎均已被证实感染新冠,只是还没有出现动物感染人的案例。
冉景丞也注意到了印度猴子疑似感染新冠病毒的报道,他提醒市民,要加强防控,人和猕猴之间最好能间隔两米以上,尽量不要随意投食和逗玩。在冉景丞看来,目前尚没有科学证据证明,人猴之间会传染新冠病毒。不过,黔灵山公园的人猴矛盾确实不容忽视,科学分流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根本上杜绝各种可能的风险。
推荐
宠物
- 1哈士奇这么蠢为什么那么多人养?买了只哈士奇都说我傻336
- 2螃蟹的蟹黄应该怎么吃?秋风起,秋蟹黄螃蟹的这4个部位不能多吃499
- 3养过猫咪房间很臭怎么去味?家里养猫咪的有异味怎么办301
- 4蚯蚓和粘蛇有什么区别?这是蚯蚓还是蛇让人傻傻分不清楚396
- 5养猫以后总有人来教你怎么养猫?真,科学养猫应谨防养猫种草小妙招467
- 6饲养的流浪狗咬人需要担责吗?爱心喂养,流浪犬狗咬伤人要担责432
- 7一口气看完喵界老大:你们是喵界中的大哥大107
- 8哈士奇看见主人走了急哭了 主人回来晚了点发现哈士奇竟然在487
- 9出生十天的小奶猫如何人工喂养?小奶猫早产还不到主人鼻子大399
- 10猫咪都不能吃的东西有什么?猫咪知识注意猫不能吃的东西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