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九种病根本不用治不要吓坏自己:一辈子治不好这个病在春天高发
春季来临,百花繁盛、万物吐故纳新,但对于过敏体质和既往有哮喘的人来说,却有些“难熬”,因为这是一个哮喘高发期。
春季空气中飘扬的柳絮、花粉等过敏原是刺激诱发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图|IC photo
据报道,临床上,哮喘大多数是因过敏原刺激而诱发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在我国,成人哮喘中,50%是过敏性哮喘,也就是过敏性的气道炎症,儿童占比则高达到80%。相对其他季节而言,春季气温变化大,空气中柳絮、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含量较大。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季节交换的时候容易发作。哮喘发作时,会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反复发作等症状,有时也可表现为胸闷和咳嗽。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死亡。
在我国,哮喘正影响着上千万人的生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表示,哮喘是我国人群常见病、多发病,已经成为亟须认真面对和解决的公共卫生与医疗保健问题之一。目前,哮喘几乎无法被治愈,它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同时它病因比较复杂,导致哮喘常常诊断不足,甚至在其他相似疾病中“隐身”,比如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咳嗽等。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得了哮喘,一辈子治不好”“我愿意用一切来换一个顺畅的深呼吸!”……
哮喘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人类又是如何与之抗争的?
文丨韩明月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史博士生
编辑丨王乙雯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很久以前,人类就开始认识哮喘
哮喘的英文名是asthma,来自于希腊语ασθμα、ασθματος,意思是张嘴呼气、喘气以及呼吸急促。西方最早对哮喘的描述来自希波克拉底文集,其中哮喘被描述为癫痫的一种并发症,认为是大脑中的痰液进入肺部,阻碍了肺中的气体流向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希波克拉底也认识到了呼吸系统疾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哮喘更可能发生在金属工人或裁缝中,还会受到风的影响,以及某些地理条件会使哮喘恶化。
【注: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年—前370年)为古希腊名医,被称作“西方医学之父”,生活在2000多年前。《希波克拉底文集》为希波克拉底及其学派的著述汇集。】
公元2世纪的古希腊医生卡帕多西亚的阿雷泰乌斯(Aretaeus of Cappadocia)将哮喘描述为一种临床实体,并描述了哮喘中的胸闷、呼吸困难和疲倦等症状。
同时期的另一名古罗马医学家克劳迪亚斯·盖伦(Claudius Galenus)区分了常常混在一起的哮喘与呼吸困难,他认为哮喘是呼吸困难的一种,但是要严重得多。盖伦还基于解剖学的知识,提出可以主动控制呼吸的频率以尝试缓解哮喘。
希波克拉底的肖像图。图 | Hippocratis Aphorismi, König, Strasbourg, 1756
与西方传统医学相比,古代中医对哮喘(通常称作“哮病”)的认识更为系统化。
甲骨文中的(甲骨文符号)一字可能代表了喘嗽或面颊腮腺炎症,这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对喘嗽的最早记载。“嗽”即为上气逆喘,这个字代表的疾病中可能包含了哮病。
现存最早对哮病有明确记载的书籍是马王堆汉墓医书,书中所记“喝喝如喘、端坐不能平卧”的症状与哮病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很相似。
成书于先秦至汉代的《黄帝内经》基本确立了哮病的理论框架,介绍了哮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成书于汉代的《金匮要略》首次准确记述了哮病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即“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指的是喘息不能平卧,喉间痰鸣声绵延不绝,犹如夏日的蛙叫或水鸟叫;书里还提出了哮病的治疗方药——射干麻黄汤。
金元时期的《金匮钩玄》首次将哮病作为一种单独的病症,并认识到“哮”与“喘”的区别。此后,哮病成为中医体系中一个独立病症,其辨治体系也基本形成。
麻黄,其中主要的作用成分之一*********可以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缓解轻度哮喘发作。
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从很久以前就开始认识哮喘,并积极探索哮喘的治疗方法。但仅从临床症状上很难认识到哮喘的本质,常常将其与其他呼吸困难有关的疾病混淆在一起。
2 难以被定义的疾病
对于哮喘的首个现代性描述来自约翰·弗洛耶(John Floyer,1649-1734)在1698年发表的论文《哮喘论》(A Treatise of the Asthma),这篇文章从哮喘发作的症状、哮喘的性质、诱发哮喘的因素以及哮喘的管理、治疗和预防四个方面对周期性哮喘进行了系统性描述。弗洛耶本人也是哮喘患者,因此对哮喘发作的描述十分具体:
……肺里感觉坚硬、僵直、膨胀……横膈膜无法收缩并向下移动,使得吸入空气十分费力;气管或支气管的膜和神经纤维收缩,在呼气时会产生哮鸣声。哮喘病人在发作前会有一阵痉挛性咳嗽,有时会吐出一点粘稠的痰,但这两种症状都不是很强烈……”“哮喘病人必须立刻从床上起来,以直立的姿势坐着,以便内脏的重量可以向下拉低横膈膜。”“虽然哮喘病人呼气比吸气更容易,但呼气十分缓慢并带有喘息。哮喘发作时,病人不能咳嗽、打喷嚏、吐痰,也无法自由说话……
2022年1月29日,济南市一位患者在医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图|IC photo
弗洛耶首次较为准确地定义了哮喘,并将其与其他肺部疾病区分开;他观察到呼吸困难的原因是由于痉挛引起的支气管收缩;在听诊器等肺部检查工具发明之前,仅通过细致的临床观察就能对哮喘加以诊断;此外,他认识到了会引发哮喘的多因素原因,包括遗传、职业、大气污染、过敏反应、感染、运动和心理——这些发现对后世认识哮喘产生了巨大影响。
Sir Jonh Floyer的唯一一幅画像,现藏于伦敦维康图书馆。
另外,现代听诊器的发明加速了人们认识哮喘的步伐。1816年,既是医生又是音乐家的勒内·雷奈克(Rene Laennec,1781-1826)受到笛子的启发,用空心圆柱制成了现代听诊器的雏形,并将其命名为“stethoscope”(听诊器)。他发现这种工具比直接用耳朵能更清晰地听到病人心脏的活动和胸部的声音,还避免了为女士问诊时的尴尬。雷奈克儿时也患有哮喘病,这或许是其对胸部疾病尤为关注的原因之一。在听诊器的帮助下,雷奈克诊断了多种胸部疾病。在他去世后,他的名字仍留在一些医学名词中,如Laennec's pearls指的便是哮喘患者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变性形成的透明哮喘球。
雷奈克的听诊器图纸和肺部剖面图。
人们对于哮喘的认识,经历了从多到一再到多的发展:从与其他许多呼吸困难类疾病混杂在一起,到认识到哮喘是一种独特的疾病并与其他疾病区分开;从认为哮喘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到发现哮喘存在多个表型(类别),是复杂因素导致的异质性疾病,不同患者的发病机制和病程、治疗等各有不同。
*哮喘与炎症
1860年,另一位同样患有哮喘的医生兼生理学家亨利·索尔特(Henry Hyde Salter,1823-1871)出版了《哮喘:病理学与治疗》(On Asthma: Its Pathology and Treatment)一书,完善了前人对哮喘的认识。索尔特将哮喘定义为“具有特殊性质的阵发性呼吸困难,发作之间有健康的呼吸间隔”。索尔特认为哮喘涉及神经和血管,“粘液表面的炎症或充血似乎是刺激物,通过气管的神经,刺激肌壁收缩”,从而导致哮喘发作。他在书中准确描绘了哮喘和支气管炎的气道特征以及哮喘痰液中的细胞外观(这种细胞即为嗜酸性粒细胞,后来被认为痰液中的嗜酸性细胞是哮喘的特征)。这本书对哮喘的详细描述以及准确而精美的插图使这本书成为哮喘研究的经典著作。
“哮喘患者痰液中的细胞成分(放大200倍)”。图 | 《哮喘:病理学与治疗》插图
*哮喘与精神因素
1892年,被称为“现代医学之父”的威廉·奥斯勒爵士(Sir William Osler,1849-1919)出版医学教科书《医学原理与实践》(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在这本书中,奥斯勒爵士对哮喘的定义是:“哮喘是一个医学术语,被用于各种与呼吸困难相关的疾病,这些病会被称作心脏哮喘或肾脏哮喘。但这个词的使用应该仅限于支气管哮喘或痉挛性哮喘的情况。”此外,他描述了哮喘病人支气管粘膜肿胀、支气管发炎等症状,还有哮喘的一些流行病学特点:常在家族中流行;一些特定的环境可能会诱发哮喘,如干草堆或灰尘飞扬的空气、惊吓或情绪剧烈波动、某些特定的食物等;以及哮喘常开始于儿童期,有时会一直持续到老年。虽然奥斯勒爵士认识到了哮喘的许多特点,但他对神经刺激和心理源性刺激的强调使精神因素对哮喘的影响得到了过多的重视,对焦虑的药物缓解成为哮喘的主要治疗目标之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心理压力对哮喘的影响才得到客观评价。
威廉·奥斯勒。
*哮喘与过敏
1906年,奥地利医生克莱门斯·冯·皮尔凯(Clemens von Pirquet,1874-1929)创造了“过敏”(allergy)一词,用于描述第二次接触到病原体的超敏反应。1909年,动物平滑肌的抗原致敏作用得到证实。1910年,美国生理学家山缪尔.梅勒兹(Samuel J. Meltzer,1851-1920)提出理论,认为人类哮喘和豚鼠过敏反应是等效的现象,因为它们都涉及气道。虽然没有数据支持,但他的理论打开了新思路。1913年,美国医生威廉·邓巴(William Dunbar,1863-1922)发现了花粉中的致敏蛋白。花粉的致敏途径是“吸入”,而哮喘的主要发作部位也在于鼻或支气管,这再次加深了Meltzer的猜想。于是,在奥斯勒的“神经因素”致哮喘之外,过敏性哮喘也被广泛接受。
1916年,两名美国医生艾萨克·沃克(Isaac Walker,1883-1950)和弗朗西斯·拉克曼(Francis Rackemann,1887-1973)通过皮肤测试分别发现,哮喘患者对来自动物、食物和细菌的蛋白质引起的皮肤刺激反应呈阳性,但并非所有哮喘都是过敏性的。据此,他们进一步发现了对蛋白质敏感的过敏性哮喘患者往往从年幼时就患有哮喘,且发病不规律;对蛋白质不敏感的患者往往年龄较大,病情更严重。这项研究将对哮喘本质的认识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此后,过敏导致的血液和痰内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成为哮喘的特征,皮肤测试也用于识别造成哮喘的环境中的有害蛋白。
随着各种医学知识的进步和检验方法的发展,人们对哮喘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支气管镜检和组织活检确定了慢性炎症是所有阶段哮喘都具有的特征;肺功能测量揭开了哮喘发作的生理特征,并将哮喘与其他气道疾病区分开来。对于哮喘病生理特征认识的增加,使人们可以针对发病机制探索治疗方案,患者有了更多可用的有效药物和设备。
不过,虽然在现代医学的帮助下,我们对于哮喘发作的生理机制有了清晰的认识,但对于引发哮喘的成因尚无定论,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人们得哮喘,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难以从病因上给出确定的定义。
这种病因上的复杂性也是导致哮喘常常诊断不足,甚至在其他相似疾病中“隐身”的原因之一。
3 “花样百出”的治疗方法
如果你身边有哮喘病人,或者在影视剧中有患哮喘的角色,那么一定见过哮喘发作时病人使用的气雾剂。【注:气雾剂是我们今天用来缓解急性哮喘发作以及进行慢性控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千百年来,人们尝试了许多种不同的哮喘治疗和缓解方法。可以说,人类认识哮喘的历程,也是与哮喘斗争的历程。
*烟草类
吸入式给药历史悠久,在各种古老文化和传统医学中都有使用,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纸莎草纸。埃伯斯纸莎草纸记载了古埃及的医药知识,其中一幅图展示了吸入法摄取药草的过程。先采摘植物,将植物放在加热好的石头上,用罐子罩住,然后用芦苇杆穿过罐子上的孔洞吸取药草加热产生的烟气。
埃及纸莎草纸记载的吸入式摄入药物的方法。约公元前1554年。图 | The History of Therapeutic Aerosols: A Chronological Review。
公元前600年左右,印度医学里记录了用吸入气雾剂治疗哮喘的方法。主要使用的药草包括曼陀罗,曼陀罗中的阿托品可以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直至17世纪,印度医生仍在用吸入曼陀罗治疗哮喘。
18世纪后,吸食曼陀罗的方法逐渐从印度传到了美国、欧洲等地。19世纪末到20世纪,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烟草吸入法。最常见的是哮喘香烟,这类香烟中加入了曼陀罗、颠茄、天仙子、半边莲等有类似作用的植物,用于缓解哮喘患者的呼吸急促。
【注:香烟中的焦油等物质会损害肺功能,尤其是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但在雾化器出现之前,香烟是便捷的气体给药方式,优于同期的其他输送系统。并且,哮喘香烟中加入的曼陀罗等药草起效快速且效果显著。因此在当时来看,哮喘香烟带来的益处可能超过了其潜在危害。】
除了香烟,还有各种燃烧粉。这些粉末中往往混合了曼陀罗、半边莲、硝石等,使用方法与香薰类似,将粉末放在容器中,吸入粉末缓慢燃烧的烟雾以暂时缓解哮喘。有的产品会建议哮喘病人在睡觉时使用,以达到长期改善的效果。
20世纪初市面上的几种哮喘粉。图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spiratory Care
*蒸汽类
含药蒸汽也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给药方式。希波克拉底设计过一种吸入装置,是一个带盖的锅,盖子上有小孔,药草或树脂和醋、油的混合物煮沸后,将芦苇秆插入小孔中可以吸入蒸汽。公元5世纪,罗马医生塞利乌斯·奥雷利安努斯(Caelius Aurelianus)提出用吸入蒸汽来治疗哮喘发作,以及吸入海边的空气来预防哮喘。当时罗马城市中有许多公共浴室,浴室里的温暖蒸汽被罗马医生推荐用于治疗包括哮喘在内的多种疾病。
庞贝古城的温水浴场,1884年,作者Joseph Hansen(1848–1912)。
1764年,英国医生菲利普·斯特恩(Philip Stern)出版了一本面向哮喘患者的书《给英格兰肺部疾病和哮喘患者的医疗建议》,推荐患者使用吸入芳香树脂蒸汽来治疗各种肺部疾病和哮喘。1778年,另一个英国医生约翰·马奇(John Mudge,1721-1793)在他的书中描述了一种他自己设计的蒸汽吸入装置,并命名为“吸入器”(inhaler),后人将这种装置称作“马奇吸入器”。
马奇吸入器的图纸。a.盖住出气口的多孔板;b.软木塞;c.吸入空气的孔管;d.软管;e.吸嘴;f.空气入口孔。
使用时,将热水倒进杯子里,盖上盖子,病人咬住吸嘴,通过软管吸入蒸汽。空气从把手上的小孔进入,经过杯内的液体后,通过软管被病人吸入。病人呼出的气体会通过杯盖上的出气口呼出。通过在热水里加入草药或其他药物,可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
19世纪,吸入药物蒸汽的治疗方法在英国流行起来,出现了几种与马奇吸入器相似的陶瓷吸入器,其中使用最广的是尼尔森式吸入器。蒸汽吸入器被广泛用于各种呼吸系统及胸部疾病的治疗,对******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影响。
尼尔森式吸入器,英国伦敦,1870-1901年。图 | Science Museum, London
*重大进步:雾化器的发明
雾化器的发明是治疗型气雾给药的重大进步。雾化装置使含药液体分散为细小的液滴,这些液滴能随着气体的吸入进入下呼吸道,并最终沉积在肺部,为肺部疾病提供高效的治疗。
19世纪下半叶,多种雾化设备被发明。20世纪初,橡胶技术的改进促进了雾化器的开发,使用其他材料制造的雾化器也相继问世。20世纪50年代推出的莱特雾化器是第一个使用塑料制成的雾化器,塑料塑性使雾化器能产生更加细小的液滴,能吸入肺的深处,已经比较接近现代雾化剂的性能。
莱特雾化器。图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spiratory Care
定量吸入器(MDI)的发明使气体输送给药系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的出现始于一个小女孩,她也患有哮喘,对又大又笨重的橡胶球雾化器时常感到不满,抱怨为什么不能把哮喘药放在喷发胶的那种喷雾瓶里。没想到,这启发了她的父亲乔治·梅森(George Maison),莱克实验室公司的总裁。几个月后,定量吸入器被设计出来。它将推进器和最初用在香水瓶上的计量阀结合起来,相比于之前的橡胶球挤压雾化器,MDI更加小巧便携,喷出的液体颗粒更加细密。最重要的是,MDI单次按压喷出的制剂剂量是固定的,有利于患者操作。MDI发明之后迅速成为哮喘治疗的主要输送系统,后来经过许多代的改进,包括设计的优化、药物的突破、推进剂的更新等,目前仍是重要的气雾给药设备。
*干粉吸入器(DPI)
除了蒸汽和雾化液滴,粉状药物也可以通过吸入的方式给药。最早用于吸入干粉的设备是由波士顿医生艾拉·沃伦(Ira Warren)于1852年发明的,这个装置由两个嵌套的玻璃管组成,内管上开有细孔,使用时将粉末放进内管,旋转内管使粉末通过内管上的小孔雾化,然后用外管上的吸嘴吸入。
沃伦设计的干粉吸入器图纸。图 | The History of Therapeutic Aerosols: A Chronological Review
20世纪80年代末,许多医疗器械制造商推出了可以储存多剂量药物的干粉吸入器。干粉吸入器可用性的提高,使其在各类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 哪些人易患哮喘?
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其病因归因于遗传易感性、个体因素和环境暴露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包括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和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烟草:主动吸烟已被证明是患哮喘病的危险因素,吸烟的妇女尤其危险;儿童接触二手烟会导致哮喘发病率提高。
空气污染:暴露于室外和室内空气污染仍然是哮喘发展和引发哮喘症状的重要风险因素。室内的空气污染很容易被忽视,但实际上,很多污染物的室内浓度远高于室外,包括颗粒物和二氧化氮等。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吸烟、扫地以及霉菌,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是燃烧。已有研究证明,室内燃气灶的使用会增加儿童的哮喘风险,城市家庭的室内颗粒物浓度比非城市家庭的浓度高2倍之多。这些差异可能是城市儿童比非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高的重要原因。
微生物:病毒和细菌感染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儿童的哮喘发作。
职业危险因素: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是导致成人哮喘的重要原因,这种哮喘被称作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哮喘的致敏物分为高分子化合物(粉尘、食品、烟草、动物和植物过敏原等)和低分子化合物(金属以及各种化学物质等)。职业性哮喘常常被忽视,存在诊断和报告不足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可能会导致发病率增加以及疾病恶化。
*个体因素
肥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患者更容易发生哮喘,且会比非肥胖患者出现更多症状,生活质量更差,哮喘严重程度增加。
压力:研究表明,慢性社会心理压力可能会引起哮喘发作,或提高哮喘发病率。
*遗传因素
目前已经鉴定出大量与哮喘有关的候选基因,不同基因的多态性会影响哮喘的发病、严重程度及其对治疗的反应。最新研究认为,表观遗传似乎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探索表观遗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5 影响全球几亿人的生活质量
现今,哮喘是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对许多人的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中国有4000万哮喘患者,全球约有3.4亿人患有哮喘,到2025年可能会增加至4亿。
哮喘发作时会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反复发作等症状,有时也可表现为胸闷和咳嗽。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死亡。【注:1995年5月,邓丽君因支气管哮喘发作不治身亡,令千万歌迷扼腕。】
哮喘的患病率、严重程度和死亡率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儿童和成人的发病率和患病模式也很不相同。虽然哮喘常常始于儿童时期,但在一生中的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儿童的哮喘发病率较高,但哮喘相关的医疗使用以及死亡率在成人中更高。哮喘的发病情况也受到性别的影响:在青春期之前,男孩的哮喘发病率、患病率和住院率均高于女孩;但青春期之后到50岁左右,女性的哮喘负担高于男性;50岁之后两者趋于相近。
哮喘发作时,会出现支气管痉挛、炎症反应以及更多的粘液,导致气道狭窄、堵塞气道,造成呼吸困难。
更值得注意的是,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它几乎无法治愈。但我们可以通过哮喘管理来减少和预防哮喘发作,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使患者过上正常、轻松的生活,甚至可以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运动。日本的花滑选手羽生结弦从两岁起患有哮喘病,仍旧凭借天分和努力登上了运动巅峰,这背后离不开日常的哮喘管理。
哮喘的诊断和治疗还面临严重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一部分原因是哮喘易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混淆,如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咳嗽等,尤其是在儿童身上。1998年起,在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委员会(GINA)的提议下,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定为世界哮喘日,旨在提高人们对哮喘的了解和重视。
希望在现代医学的帮助下,哮喘患者可以及时诊断、规范治疗、避免刺激、减少发作,自由地呼吸。
(*文中图片除来源标注东方IC外,均由作者提供)
参考文献:
1 Gauthier, M., Ray, A., & Wenzel, S. E. (2015). Evolving concepts of asthma.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92(6), 660-668.
2 宋镇豪.(2004).商代的疾患医疗与卫生保健. 历史研究(02),3-26 189.
3 姚雯. 哮病的古代内科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4 Sakula, A. (1984). Sir John Floyer's A Treatise of the Asthma (1698). Thorax, 39(4), 248.
5 Sakula, A. (1985). Henry Hyde Salter (1823-71): a biographical sketch. Thorax, 40(12), 887.
6 Salter, H. (1859). On some points in the treatment and clinical history of asthma. Edinburgh Medical Journal, 4(12), 1109.
7 McFadden Jr, E. R. (2004). A century of asthma.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70(3), 215-221.
8 Stein, S. W., & Thiel, C. G. (2017). The History of Therapeutic Aerosols: A Chronological Review. Journal of aerosol medicine and pulmonary drug delivery, 30(1), 20–41. https://doi.org/10.1089/jamp.2016.1297.
9 Anderson, P. J. (2005). History of aerosol therapy: liquid nebulization to MDIs to DPIs. Respiratory care, 50(9), 1139-1150.
10 Dharmage, S. C., Perret, J. L., & Custovic, A. (2019). Epidemiology of asthma in children and adults. Frontiers in pediatrics, 7, 246.
11 Toskala, E., & Kennedy, D. W. (2015, September). Asthma risk factors. In International forum of allergy & rhinology (Vol. 5, No. S1, pp. S11-S16).
12 Hargreave, F. E., & Nair, P. (2009). The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 of asthma. Clinical & Experimental Allergy, 39(11), 1652-1658.
13 Mims, J. W. (2015, September). Asthma: definitions and pathophysiology. In International forum of allergy & rhinology (Vol. 5, No. S1, pp. S2-S6).
14 Woolcock, A. J., & Peat, J. K. (2007, September). Evidence for the increase in asthma worldwide. In Ciba Foundation Symposium 206‐The Rising Trends in Asthma: The Rising Trends in Asthma: Ciba Foundation Symposium 206 (pp. 122-139). Chichester, UK: John Wiley & Sons, Ltd..
15 Chu, E. K., & Drazen, J. M. (2005). Asthma: one hundred years of treatment and onward.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71(11), 1202-1208.
16 Dharmage, S. C., Perret, J. L., & Custovic, A. (2019). Epidemiology of asthma in children and adults. Frontiers in pediatrics, 7, 246.
17 Holgate, S. T. (2010). A brief history of asthma and its mechanisms to modern concepts of disease pathogenesis.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 research, 2(3), 165-171.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汽车强国之路2022》作为“瞭望智库公共政策研究丛书”之一,是《汽车强国之路》系列的第六本著作,也是瞭望智库又一部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进行梳理的研究专辑。本书系统性梳理了当前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和热点话题:中国新能源汽车预备如何“提速换挡”,产业供应链安全如何充分保障,数字化大潮将怎样重塑汽车行业生态,等等。库叔提供15本赠予热心读者,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3名(数量超过30)将得到赠书。
推荐
- 1什么食物不能给狗狗吃?这些食物可千万不能喂给狗狗哦294
- 2最好养的金鱼是草金鱼吗?世界五大最难养的金鱼327
- 32023年天津各区中考分数排名:预测2023年天津中考分数段356
- 4为什么一定要给猫打疫苗呢?亲自给猫打疫苗是什么样的体验145
- 5乌鲁木齐热心市民收养流浪狗宝宝视频 乌鲁木齐热心市民收养流浪狗宝宝390
- 6观赏鱼怎么过滤净化?观赏鱼的物理过滤系统根本不必强大370
- 7狗狗越是有亲昵表现越爱你:狗狗说,零食只是暧昧袜子才是真爱478
- 8拉布拉多犬的习惯有哪些?谁能想到暖心稳重的拉布拉多犬289
- 970岁做过白内障五年后视力模糊:老先生得了白内障四十年后复明了235
- 10二哈为啥宁愿打人也不咬人:论乌龟与二哈间的友情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