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窝冬天会被大风刮下来吗?为什么喜鹊窝不怕雨雪
文|科学虫洞
喜鹊是鸦科、鹊属的一种鸟类,共有11个亚种,体长40-50厘米。在我国,喜鹊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有“报喜鸟”之称。
喜鹊是留鸟,栖息地多样,常出没于人类活动地区,因此老百姓们都非常熟悉和喜爱它。它是杂食性动物,主要吃危害农作物的害虫,有时也吃蛙类,甚至是其他鸟类的雏鸟和卵。
在繁殖期,喜鹊跟许多鸟类一样,用树枝等材料搭建巢穴,然后产卵育雏。喜鹊窝的外形十分潦草,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煤球。
外表粗糙简陋的喜鹊窝,真能为喜鹊一家遮风避雨吗?实际上,喜鹊窝真不怕雨雪,这是因为里面暗藏了“黑科技”。
喜鹊窝:败絮其外,金玉其中
喜鹊适应性强,不论是野外还是农田、乡下还是城市,都有它们的踪迹。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数量通常也就越多,它们喜欢筑巢在民宅旁边的大树上。
喜鹊窝看起来简陋至极,但其实内里是豪华大别墅,用三个字形容,就是“大而精”。喜鹊窝形状近似直立的卵形,大型的高80厘米,横围直径60厘米,一人难以合抱。
喜鹊窝的结构较为复杂,可分为四层。最外层由杨树、柳树等较粗的树枝交错而成,十分牢固;第二层是垂柳的柔软枝条,盘旋绕成一个半球形的筐,置于巢穴下部;
第三层用河泥涂在筐内,塑成一个“碗”;第四层也是最里层,是用芦花、棉絮、绒羽等材料混合压成的“褥子”。
喜鹊窝的顶部是有盖的,而且很厚,直径有30厘米。其防雨效果十分突出,大雨长时间淋下都不会漏水。
为了进出鸟巢方便,喜鹊在巢的侧面开了个洞,大小刚好可以容纳它进出。这样的喜鹊窝,既有保暖性、舒适性,又有良好的防雨防风效果,说是豪华别墅也不为过。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喜鹊做窝自然也耗费了不少时间精力。它们在3月繁殖,但是在前一年的11-12月,就要开始衔枝筑巢了。
从开始衔枝到建成鸟巢外形要耗费2个月的时间,内部工程施工又要2个月的时间,整个筑巢工作要历时4个月。
并且,雄鸟和雌鸟要共同筑巢。不过,雄鸟会更加辛苦,因为雌鸟无法携带粗大的枝条,只能由雄鸟运输。
搭建好的喜鹊窝距离地面大约7-15米高,十分牢固,不会轻易被大风摧毁。巢筑好之后喜鹊就开始产卵,一般每窝5-8枚,一天产一枚。
“豪华别墅”用完就弃
这么好的巢穴,怎么说也得用上几年,结果喜鹊等到雏鸟离巢后就将巢丢弃了。这是为啥?且听虫洞君慢慢道来。鸟类的巢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穴居型,二是筑巢型。
穴居型的鸟儿,通常选择其他动物废弃的洞穴为巢,或者自己挖隧道、挖洞为巢。穴居环境相对保暖、安全,因此无论是筑巢成功率还是后代存活率都相对较高。
筑巢型鸟类是最常见的,有些鸟儿会在人类屋檐下筑巢,例如燕子、麻雀。在筑巢法中,这种方法安全性相对较强,因为离人类住所近,可以躲避一些掠食者和恶劣天气。
不过筑巢型鸟类大多数在树上筑巢。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鸟类的窝都是呈开口朝上的碗状,如果下雨,幼鸟该咋办?
其实,鸟巢建在树上,繁茂的枝叶能遮挡雨水。并且在下雨前,亲鸟会死死守在雏鸟旁边,覆在它们身上为其遮风避雨。
鸟类尾脂腺发达,能分泌出具有防水效果的油脂。它们用喙将油脂涂抹到羽毛上,使其形成防水层,所以能够隔绝大部分的雨水。
因此,鸟类通常不需要把巢从头到脚武装得密不透风。此外,鸟类除了育雏,是不需要巢穴的,它们并不像人类那样每天都要住在屋里睡觉。
鸟类喜欢选择隐蔽性强的地方休息,比如在密林睡觉,以躲避捕食者。它们筑巢的唯一目的是繁衍后代。
鸟卵圆润,容易滚落;雏鸟则无法觅食和飞行,因此鸟类需要搭建巢穴来养育它们。从出生到雏鸟离巢,基本需要半个月到2个月时间,雏鸟离巢后,鸟巢就没有用处了。
图源:鸟网
废弃的鸟巢往往会被一些鸟类(例如杜鹃、红脚隼)或蛇类占用,也有些鸟儿运气不好,新巢刚建好就被霸占了。
结语
会筑巢的鸟儿是自然界的建筑大师,而喜鹊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别的鸟儿还在“造碗”的时候,它们已经在建“高层别墅”了。
有意思的是,喜鹊窝因为又高又大,因此目标格外显眼,经常被不善筑巢的鸟类占用。从这个角度看,喜鹊也是“造福鸟界”了。
————————————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