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预防乙肝最有效的被动免疫方法:乙肝新型免疫疗法发现与开发

人气:182 ℃/2025-02-16 09:25:12

开发HBV新型免疫疗法,是目前生物制药公司研究在研乙肝新药重要方向之一,包括治疗性乙肝疫苗、Toll样受体(TLR)激动剂、单克隆抗体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都可以归类为新型HBV免疫疗法。

乙肝新型免疫疗法发现与开发,阐明作用机制,全球常见有4大类别

HBV感染慢性化,造成这种情况的机制就是干扰宿主介导的免疫反应与T细胞衰竭。所以,以前研发的聚乙二醇干扰素(polyethylene glycol interferon, PEG-IFN)的作用机制是,重新激活抗病毒免疫反应及免疫刺激病毒清除的自然机制。

IFN通过激活JAK-STAT途径发挥作用,导致IFN刺激的基因转录来诱导宿主细胞的抗病毒反应。相较之下,当前正处在临床前或临床开发的新型HBV免疫疗法更常见的机制是靶向先天或细胞介导的免疫,就包括上述几种新药物靶点。

在阐明作用机制上,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发工作,重在产生CD4与CD8 HBV特异性T细胞以消除HBV感染的肝细胞。Toll样受体(TLR)激动剂,重在刺激TLR途径以激活先天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单克隆抗体,这些在研单抗可以和特定靶点,如部分乙肝表面抗原相结合来抑制病毒进入,增强抗原表达,并刺激T细胞反应。最后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类候选药物以抑制T细胞受体PD-1与PD-1配体为药物靶点,进而恢复有效T细胞反应。

只有深入阐明这些作用机制之后,才可以进入药物开发阶段。因为当前HBV领域已获批主要是两大类药物PEG-IFN或核苷(酸)类似物(NUCs),它们的作用机制又是什么呢?

核苷类药物主要是干扰乙肝病毒聚合酶,而PEG-IFN则是通过刺激先天免疫反应来减少HBV复制,PEG-IFN因其价格昂贵,可能带来更多于NUCs的副作用,才需要推动一些靶向HBV复制周期更多步骤的新机制化合物进入临床开发。近几年来,原本在古巴之后转入日本进行临床开发的治疗性乙肝疫苗NASVAC,也是目前比较有代表的新型HBV免疫疗法之一。

它被研发人员设计成可以通过鼻腔(鼻内,IN)和皮下注射(SC)途径给药,该候选治疗性疫苗包含了来自HBsAg与HBcAg。

搜索更多有关“预防乙肝最有效的被动免疫方法:乙肝新型免疫疗法发现与开发”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