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女儿22岁性格内向怎么引导?我是怎么帮助性格内向的女儿

人气:313 ℃/2025-03-17 18:25:43

在女儿刚上幼儿园的那段时间,老师和家长的联系还是很密切的,那时候,除了女儿入园时的哭闹外,老师跟我反映最多的,就是“圆圆小朋友不是太合群,总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呆着”。

对于女儿的这种表现,我并不意外。在她上幼儿园之前,就存在比较强烈的认生行为,带她出去玩,只要见到陌生人,就会立即躲到大人的背后,更别说跟对方说句话了。

所以,我其实最开始就没有期待女儿能够在短时间内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但是,我内心仍旧有一些焦虑的,毕竟,女儿慢慢长大,她总要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交朋友、参与集体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引导和帮助女儿,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放学,女儿跟我说“妈妈,我的好朋友文文送给我一张贴纸”。在她欢欣鼓舞地给我展示她心爱的贴纸的时候,老母亲暗自长舒一口气。

那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都做了什么呢?

第一,接受孩子的性格特点

正如我在前面所说,女儿本身性格就有些偏内向,对于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很难做到自来熟一般参与进去,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女儿在幼儿园的这种不合群的表现,我其实在她入园前就有了心理准备。

因此,在老师跟我多次反映“女儿经常自己一个人玩”这个情况之后,我内心会有波动,但还未强烈到立即强迫女儿去融入集体这种程度上。

大家务必要了解的一点是:每个孩子天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不同的个性在面对不同的人或事时,自然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太过心急或者希望所有的孩子千篇一律,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不强迫她去接触陌生人

也正是因为我对女儿个性的了解,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不强迫,是引导女儿慢慢释放自己、参与到集体生活中的第二步

这里我要说的是,从第一步到第四步,都是孩子在家长身边时,家长可

以做的。

在带女儿外出时,难免会遇到认识的叔叔阿姨,当然,还有她的同班同学,女儿最初仍旧是习惯性躲在我的身后,即便让她跟人家打招呼,也是一言不发。

这时候,大家一定要牢记:不要当着他人的面去贬低或数落孩子,比如“你看看你,让你叫人都不叫,真不懂事”。

这时候,包容孩子的认生,给她时间去慢慢成长,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回家之后,可以跟孩子聊一聊:

“你为什么不想和别人打招呼啊?”

“是害怕吗?怕什么啊?”

“如果你不想打招呼的话,可以直接跟妈妈说哦。”

让孩子知道,即便她不去跟别人打招呼,也不会受到责骂和惩罚,而且,认生也不是一件耻辱的事情。

这实际上就是在告诉孩子:“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家人永远是她坚强的后盾。”

第三,用我的行为去给女儿积极导向

除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且包容性很强的家庭之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

家长要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打招呼、融入集体并不是可怕的事情”。

有一次,闺蜜带着比圆圆小半岁的女儿来我家玩,两个小朋友上次见面还是两年前,完全不认识的两个小朋友都躲在各自妈妈的后面,来表示对对方的疏离。

而我和闺蜜两个人,因为半年多没见面了,滔滔不绝地聊了起来,在我们聊了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我俩突然发现,两个小朋友已经坐在地垫上玩起了乐高,两个人互相帮忙,有时还会互相纠正对方是不是搭对了,这样的景象让我们很是意外?

在之后和其他朋友、亲戚的互动中,我也发现了,我对对方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了女儿是不是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去接受他们,也就是说:

如果我对对方很是友好和亲昵,那么女儿就会认为这些人是友好的,并不会给她造成威胁,能够让女儿在短时间内和对方打招呼,并产生互动;

如果我对对方有疏离或保持警惕,那么女儿的认生情绪则会上升到顶点,自然无法与他们打成一片。

所以,家长对人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能否快速融入陌生环境或接受不太熟悉的人,有直接的影响。

看到这里,有些家长可能会问:孩子是在幼儿园无法融入集体,而家长又不能陪孩子上幼儿园,又怎么让孩子看到家长的行为和态度呢?

事实上,大家完全可以在送孩子上学或接孩子放学时,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长打招呼,保持良好的互动,也可以在和其他家长对话时,问问孩子“这是你的同班同学吗?Ta叫什么名字?”让孩子去观察你的行为和态度,这样也能够降低孩子对其他小朋友的警惕程度。

第四,对于女儿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夸奖

孩子在包容性强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有理解他和开朗和善的家长做引导,很快,他们的防备心会有所降低,他们可以和同学打招呼,也可以做到和不常见面的亲人打招呼,对孩子的这些进步,家长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表扬,你的一句“很棒”能够让孩子更加有勇气,让他们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进而激励孩子更好地释放自己,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去。

第五,与幼儿园老师做好沟通

当然了,光靠家长一方面的努力,就让女儿在短短一个月内交到好朋友,是不够的。女儿的进步,少不了幼儿园老师的帮助。

在最开始也说了,孩子在适应幼儿园阶段,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是最多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状况的同时,家园结合,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融入集体生活。

这就要求家长在跟老师沟通时,告知老师孩子的个性,在表达自己建议的同时,综合老师的引导建议,共同帮助孩子成长。另外,对于孩子在幼儿园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如意的表现,比如“喜欢独处”“不爱说话”“和同学经常闹矛盾等”,不要去强迫或斥责他们,相信幼儿园老师会给予孩子更好的引导和帮助。

总体上来讲,孩子在幼儿园喜欢独处,初期很难融入集体,是个性使然,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包容,并正确引导,很快,孩子就能在幼儿园中找到跟自己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了。

要点提炼

1.孩子的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初入幼儿园的行为方式,家长要多多理解和包容;

2.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反而会起负面效应;

3.你的行为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态度;

4.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要给予及时表扬;

5.和老师通力合作,帮助孩子成长。

搜索更多有关“女儿22岁性格内向怎么引导?我是怎么帮助性格内向的女儿”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