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孩子为什么总是虐待小动物?孩子喜欢动物却虐待它
前几天,有一个视频被网友连续转发,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转载量和浏览量已经超过百万,视频的内容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热议:视频中的孩子在和家里的宠物小狗狗玩,一开始他用小手拍打小狗的脑袋,看到它害怕的样子,孩子被逗得大笑起来。没过多久,孩子从隔壁房间找出玩具塑料水枪,不停地向狗狗身上喷水,小狗吓得在房间里四处跑,它的狼狈让孩子更开心了,他把水枪扔下,跑到小狗身边,拎起它的后腿,企图把狗狗拖回自己的身边,这时狗狗的叫声惊动了爸爸,他来到房间之后制止了儿子的行为。
看到这个宝宝的视频之后,网友们也分享了自家孩子的“奇葩”事迹:有的网友说,曾经给儿子买过小仓鼠,刚开始孩子特别宝贝它,每天都要和仓鼠玩很久,可是一个月之后,孩子却故意把仓鼠摔死在地板上。另一位网友说,自己的女儿曾经往鱼缸里面倒果汁,结果一缸鱼都死掉了。孩子们的行为让家长感觉不理解,明明是他们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多次央求爸妈才买回家的,可最终却夺去了它们的生命。
关于儿童“虐待”动物行为的根本原因,国外的儿童心理学家曾经做出过解释:首先,孩子们或许在模仿身边成年人的做法。模仿是儿童探索世界、认知周边的最主要途径,成年人的行为举动都会被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然后找机会去实践,他们对待动物的行为很可能来源于家人的某些日常举止。
其次,他们无法分辨哪种行为会对小动物造成伤害。孩子们的心智水平尚未发育成熟,对某些行为的力度、程度、尺度掌握不好,对潜在伤害也无法判断。
另外,在孩子们眼里,小动物和玩具可以划上等号。孩子们对生命的概念理解较弱,无生命的玩具和有生命的动物,在他们眼中往往是一样的,都是自己的玩具而已。
我们明白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那么该如何去正确引导他们的错误行为呢?儿童早期教育专家对此也给出了参考建议。父母发现孩子出现虐待动物的行为时,不要急着打骂呵斥他,应当和孩子认真谈谈,问清楚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如果是出于好奇而模仿成年人的日常行为,则有必要告诉孩子这样做是错误的,以后再也不可以这样去做。
父母应当把生命的概念讲给孩子听,小动物都是有生命的,爸妈带他们回家的本意是陪伴,作为一个新的家庭成员,我们要学会照顾和爱护它们,被粗暴对待的时候,它们也会感觉到疼痛、伤心,甚至还会失去生命。
最后,建议各位父母日常尽量规范自己的言行,减少不必要的语言和肢体上的暴力行为,这些行为在孩子们听到、看到之后就会找机会去试试看,这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都应学会尊重自己善待生命。
推荐
- 1加菲猫一脸憨相,主人看到它再难过都会被逗笑212
- 2咋样扎高马尾凉快:离子烫几天可以扎马尾291
- 3云顶之弈s5小魔王克烈出装 云顶之弈重骑克烈重出江湖155
- 4如何训练狗狗定点上厕所详细教程?如何训练狗狗如厕你get了吗279
- 5鹦鹉是怎么样感染上鹦鹉热的?鹦鹉热是什么病还能好好遛鸟儿吗289
- 6狗狗给两只猫猫打招呼跑路:两只猫咪趴在狗狗身上取暖251
- 7猫藓有没有快一点的办法:患有猫藓不用怕教你几招轻松搞定464
- 8几个月的泰迪可以直接吃狗粮 泰迪宝宝30天可以吃狗粮吗357
- 9索尼和漫威蜘蛛侠有什么区别?索尼与漫威之争,托比马奎尔和荷兰弟370
- 10狗狗咬人要赔钱吗?你的狗狗咬人了应该怎么处理怎么赔偿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