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罗刹海市出自山海经哪一经 赵伯陶,149条注释解读罗刹海市原文

人气:465 ℃/2025-05-14 18:25:36

18世纪中叶蒲松龄创作了《聊斋志异》,远播东南亚及俄、英、法等国,至今已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享誉全世界。半月前,歌手刀郎借鉴《聊斋志异》中《罗刹海市》推出的同名新歌,全球播放量达数十亿,并出现多种语言的改编版。传统是一条河流,我们每个人都身处河流中。《聊斋志异》中那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映照出一幕幕世事人情,始终是值得去挖掘的宝藏。

以下为《聊斋志异选》一书中《罗刹海市》的原文,由赵伯陶先生注释。

罗刹海市1

马骥,字龙媒,贾人子。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辄从梨园子弟2,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3。十四岁,入郡庠4,即知名。父衰老,罢贾而居,谓生曰:“数卷书,饥不可煮,寒不可衣,吾儿可仍继父贾。”马由是稍稍权子母5

1 罗刹(chà)海市:小说以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为一篇主旨,书写了作者对于现实的无奈与一腔幽愤,也勾画出一幅无比瑰丽的理想画卷。作者对于大罗刹国的想象,显然是以现实世界贤愚颠倒的科举仕宦为蓝本的,至于对海市龙宫的想象,则完全是其理想主义社会的展示,不切实际中,又有几分情感的真诚与信念的执着,人神之爱的渲染,感人肺腑。罗刹,梵语的音译,为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刹娑”,女的叫“罗刹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三二《四裔考九》:“罗刹国,在婆利之东。其人极陋,朱发黑身,兽牙鹰爪。时与林邑人作市,辄以夜,昼日则掩其面。”海市,大气因光折射而形成的反映地面物体的形象,旧称蜃气。晋伏琛《三齐略记》:“海上蜃气,时结楼台,名海市。”

2 梨园子弟:亦作“梨园弟子”,谓戏曲艺人。梨园原为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十二》:“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音,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

3 俊人:风度高雅的人。

4 入郡庠(xiánɡ):即经考试合格成为府学生员(俗称秀才)。郡庠,明清称府学。

5 稍稍:逐渐。权子母,这里指商业经营或借贷生息。

从人浮海1,为飓风引去2,数昼夜至一都会。其人皆奇丑,见马至,以为妖,群哗而走。马初见其状,大惧,迨知国中之骇己也,遂反以此欺国人。遇饮食者,则奔而往,人惊遁,则啜其馀。久之,入山村,其间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褴缕如丐。马息树下,村人不敢前,但遥望之。久之,觉马非噬人者,始稍稍近就之。马笑与语,其言虽异,亦半可解。马遂自陈所自3,村人喜,遍告邻里,客非能搏噬者。然奇丑者望望即去4,终不敢前。其来者,口鼻位置,尚皆与中国同。共罗浆酒奉马,马问其相骇之故,答曰:“尝闻祖父言:西去二万六千里,有中国,其人民形象率诡异。但耳食之5,今始信。”问其何贫,曰:“我国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其美之极者,为上卿6;次,任民社7;下焉者,亦邀贵人宠,故得鼎烹以养妻子8。若我辈,初生时,父母皆以为不祥,往往置弃之,其不忍遽弃者,皆为宗嗣耳9。”问:“此名何国?”曰:“大罗刹国。都城在北去三十里。”马请导往一观,于是鸡鸣而兴,引与俱去。

1 浮海:这里谓至海外经商。

2 飓风:中国古籍中明代以前将台风称为飓风,明以后按风情不同始有台风和飓风之分。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南海人言,海风四面而至,名曰飓风。”

3 自陈所自:谓自我陈述从何处而来。

4 望望即去:谓失望中掉头而去。望望,失望貌。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5 耳食:谓不加省察,徒信传闻。

6 上卿:古官名。周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称“上卿”。

7 民社:谓任职府、州、县的地方长官。

8 鼎烹:这里谓得到贵人鼎中所烹调美食的赏赐。鼎,古代炊器,圆鼎两耳三足,方鼎两耳四足,列鼎而食属于世家大族的豪奢生活。

9 宗嗣:宗族继承人,即子孙后代。

天明,始达都。都以黑石为墙,色如墨。楼阁近百尺,然少瓦,覆以红石。拾其残块磨甲上,无异丹砂1。时值朝退,朝中有冠盖出2,村人指曰:“此相国也3。”视之,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又数骑出,曰:“此大夫也4。”以次各指其官职,率鬇鬡怪异5。然位渐卑,丑亦渐杀6。无何,马归,街衢人望见之,噪奔跌蹶7,如逢怪物。村人百口解说,市人始敢遥立。既归,国中无大小,咸知村有异人,于是搢绅大夫,争欲一广见闻,遂令村人要马。然每至一家,阍人辄阖户8,丈夫女子窃窃自门隙中窥语。终一日,无敢延见者。村人曰:“此间一执戟郎9,曾为先王出使异国,所阅人多,或不以子为惧。”造郎门。郎果喜,揖为上宾10。视其貌,如八九十岁人,目睛突出,须卷如猬11。曰:“仆少奉王命,出使最多,独未尝至中华。今一百二十馀岁,又得睹上国人物,此不可不上闻于天子。然臣卧林下12,十馀年不践朝阶,早旦,为君一行。”乃具饮馔,修主客礼。酒数行,出女乐十馀人,更番歌舞。貌类如夜叉13,皆以白锦缠头,拖朱衣及地。扮唱不知何词,腔拍恢诡14。主人顾而乐之15。问:“中国亦有此乐乎?”曰:“有。”主人请拟其声,遂击桌为度一曲16。主人喜曰:“异哉!声如凤鸣龙啸17,得未曾闻。”

1 丹砂:即朱砂,矿物名,色深红,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炼丹,中医作药用,也可制作颜料。

2 冠盖:谓官员的冠服和车乘。

3 相国:古官名。春秋战国时期除楚国外,各国都设相,称为相国,为百官之长。秦及汉初,其位尊于丞相。后为宰相的尊称。

4 大夫:古职官名。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各等中又分上、中、下三级。后因以大夫为任官职者之称。

5 鬇鬡(zhēnɡnínɡ):同“狰狞”,凶恶可憎貌。

6 杀(shài):谓按等级而有差别。

7 跌蹶:跌跌撞撞。

8 阍(hūn)人:谓守门人。

9 执戟郎:秦汉时的宫廷侍卫官因值勤时手持戟,故称“执戟”,属于小官。

10 揖:拱手行礼,这里意为尊奉。上宾,贵客。

11 须卷(quán)如猬:谓胡须弯曲上翘如同刺猬。

12 林下:谓山林田野退隐之处。

13 夜叉:梵语的音译,佛经中一种形象丑恶的鬼,勇健凶暴,能食人,后受佛之教化而成为护法之神,列为天龙八部众之一。这里取其“丑恶”义。

14 腔拍:谓唱腔节奏。恢诡,荒诞怪异。

15 顾而乐之:谓观赏中兴致极高。

16 度一曲:按曲谱歌唱一曲。

17 凤鸣龙啸:如凤凰鸣唱,如龙吟啸,比喻优美深沉的歌唱。

翼日1,趋朝2,荐诸国王。王忻然下诏,有二三大夫言其怪状,恐惊圣体,王乃止。郎出告马,深为扼腕。居久之,与主人饮而醉,把剑起舞,以煤涂面作张飞3。主人以为美,曰:“请客以张飞见宰相,宰相必乐用之,厚禄不难致。”马曰:“嘻!游戏犹可,何能易面目图荣显?”主人固强之,马乃诺。主人设筵,邀当路者饮,令马绘面以待。未几,客至,呼马出见客。客讶曰:“异哉!何前媸而今妍也4!”遂与共饮,甚欢。马婆娑歌“弋阳曲”5,一座无不倾倒。明日,交章荐马6,王喜,召以旌节7。既见,问中国治安之道,马委曲上陈8,大蒙嘉叹,赐宴离宫9。酒酣,王曰:“闻卿善雅乐10,可使寡人得而闻之乎?”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王大悦,即日拜下大夫11。时与私宴,恩宠殊异。久而官僚百执事12,颇觉其面目之假,所至,辄见人耳语,不甚与款洽13。马至是孤立,憪然不自安14。遂上疏乞休致15,不许;又告休沐16,乃给三月假。

1 翼日:次日。翼,通“翌”。

2 趋朝:上朝。

3 张飞:字益德(?—221),东汉末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与关羽共同辅佐刘备,能征惯战,历官三国蜀宜都太守、车骑将军,在随刘备伐吴时,为其部下所杀,谥桓侯。《三国志·张飞传》谓其“雄壮威猛”。

4 媸(chī):丑陋。妍(yán),美好。

5 婆娑:形容声音悠扬,委婉。弋阳曲,即“弋阳腔”,简称弋腔,通称高腔,为戏曲声腔的一种,元末明初起源于江西弋阳一带,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繁衍发展,其特点为台上演员独唱,后台众人帮腔,只用打击乐器伴奏。

6 交章:谓官员交互向皇帝上书奏事。

7 召以旌节:意谓派遣使者持旌节请马骥入朝。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以为凭信的节。

8 委曲:详细周全。

9 离宫: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

10 雅乐: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时所用的舞乐。

11 拜:授官。下大夫:古职官名,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各等中又分上、中、下三级。

12 百执事:谓百官。

13 款洽:亲切。

14 憪(xiàn)然:不安貌。

15 乞休致:谓请求辞官。

16 休沐:休息洗沐,即休假。

《聊斋志异》手稿本

于是乘传载金宝1,复归山村。村人膝行以迎,马以金赀分给旧所与交好者,欢声雷动。村人曰:“吾侪小人受大夫赐2,明日赴海市,当求珍玩,用报大夫。”问:“海市何地?”曰:“海中市,四海鲛人3,集货珠宝。四方十二国均来贸易。中多神人游戏。云霞障天,波涛间作。贵人自重,不敢犯险阻,皆以金帛付我辈,代购异珍。今其期不远矣。”问所自知,曰:“每见海上朱鸟来往4,七日即市。”马问行期,欲同游瞩,村人劝使自贵。马曰:“我顾沧海客5,何畏风涛!”未几,果有踵门寄赀者,遂与装赀入船。船容数十人,平底高栏。十人摇橹,激水如箭。凡三日,遥见水云幌漾之中6,楼阁层叠,贸迁之舟7,纷集如蚁。少时,抵城下,视墙上砖,皆长与人等,敌楼高接云汉8。维舟而入,见市上所陈,奇珍异宝,光明射眼,多人世所无。

1 乘传(zhuàn):乘坐驿车。传,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

2 吾侪(chái)小人:我辈小人。

3 鲛人:神话传说中的人鱼。

4 朱鸟:鸟名,传说中的鸾鸟。

5 顾:乃。沧海客,这里谓航海者。

6 幌漾:犹荡漾。

7 贸迁:谓贩运买卖。

8 敌楼:城墙上御敌的城楼,即“谯楼”。云汉,原谓银河,这里指云霄。

一少年乘骏马来,市人尽奔避,云是“东洋三世子1”。世子过,目生曰:“此非异域人?”即有前马者来诘乡籍2。生揖道左3,具展邦族4。世子喜曰:“既蒙辱临,缘分不浅!”于是授生骑,请与连辔5,乃出西城。方至岛岸,所骑嘶跃入水。生大骇失声,则见海水中分,屹如壁立。俄睹宫殿,玳瑁为梁6,鲂鳞作瓦7,四壁晶明,鉴影炫目。下马揖入,仰见龙君在上,世子启奏:“臣游市廛8,得中华贤士,引见大王。”生前拜舞9。龙君乃言:“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10。欲烦椽笔赋‘海市’11,幸无吝珠玉12。”生稽首受命13。授以水精之砚14,龙鬣之毫15,纸光似雪,墨气如兰16

1 东洋:泛谓位于我国东方的大海。世子,旧时谓帝王或诸侯的嫡妻所生子。

2 前马者:在马前护卫或引导的人。

3 道左:道路旁边。

4 具展:逐一陈述。邦族,谓籍贯姓氏。

5 连辔(pèi):骑马同行。辔,驾驭马的缰绳。

6 玳瑁为梁:画梁的美称。玳瑁,形似龟的爬行动物,甲壳黄褐色,有黑斑和光泽,可做装饰品。

7 鲂(fánɡ):鳊鱼的古称,体广而薄肥,细鳞,青白色。

8 市廛(chán):谓店铺集中的市区。

9 拜舞:跪拜与舞蹈,古代朝拜帝王的礼节。

10 衙官屈宋:谓以屈原、宋玉作自己的衙官,原为矜夸文才出众之语,后亦用以称美别人的文才。语本《旧唐书·杜审言传》:“(杜审言)又尝谓人曰:‘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如此。”衙官,泛指下属小官。

11 椽笔:称誉他人文笔出众之语。语本《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后因以“椽笔”指大手笔。赋海市:谓撰写一篇有关海市的赋。赋,文体名,这里用如动词。

12 珠玉:比喻美好的诗文。

13 稽(qǐ)首:古代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

14 水精:即“水晶”,一种无色透明的结晶石英,属于贵重矿石。

15 龙鬣(liè):传说龙颈上长有长毛。毫,毛笔。

16 墨气如兰:形容墨的芳香气息。兰,兰草,即泽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卵形,秋季开白花。全草有香气。

生立成千馀言,献殿上。龙君击节曰:“先生雄才,有光水国多矣!”遂集诸龙族,集采霞宫。酒炙数行1,龙君执爵而向客曰:“寡人所怜女,未有良匹,愿累先生。先生倘有意乎?”生离席愧荷2,唯唯而已3。龙君顾左右语。无何,宫人数辈,扶女郎出,珮环声动,鼓吹暴作4,拜竟睨之,实仙人也。女拜已而去。少时,酒罢,双鬟挑画灯5,导生入副宫6。女浓妆坐伺,珊瑚之床,饰以八宝,帐外流苏,缀明珠如斗大,衾褥皆香软。天方曙,则雏女妖鬟7,奔入满侧。生起,趋出朝谢8,拜为驸马都尉9。以其赋驰传诸海。诸海龙君,皆专员来贺10,争折简招驸马饮11。生衣绣裳,驾青虬12,呵殿而出13。武士数十骑,皆雕弧14,荷白棓15,晃耀填拥16。马上弹筝,车中奏玉17,三日间,遍历诸海。由是“龙媒”之名18,噪于四海。

1 酒炙:酒和肉。行,这里谓斟酒让菜。

2 离席:离开席位,这里表示恭敬。愧荷,犹感荷,谓受惠承情而感愧不安。

3 唯唯(wěiwěi):恭敬的应答声。

4 鼓吹:谓演奏乐曲。

5 双鬟:古代年轻女子的两个环形发髻,这里即指婢女。画灯:谓有画饰的宫灯。

6 副宫:正殿旁侧之宫室,这里用作结婚的洞房。

7 雏女:少女。妖鬟,妖艳的侍女。

8 朝谢:谓入朝拜谢。

9 驸马都尉:简称“驸马”,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始置,为侍从武官,掌天子副车之马,秩比二千石,多以宗室、外戚与诸公子孙担任。曹魏与西晋,尚公主者皆授驸马都尉,唐宋沿置,均非实官,不得参预政事。明初,驸马都尉曾典兵出镇地方,至清改称公主额驸。

10 专员:谓专为某事派遣人员。

11 折简:谓裁纸写信。

12 驾青虬:谓驾驭无角青龙拉的车。虬,传说中的一种无角龙。

13 呵殿:古代官员出行,仪卫前呵后殿,喝令行人让道。

14 雕弧:即“雕弓”,刻绘花纹的精美的弓。

15 白棓(bànɡ):大杖,这里意为一种出行仪仗。棓,通“棒”。

16 晃耀:辉映。填拥,填塞聚集。

17 奏玉:奏响玉制的乐器,这里似谓吹奏玉笛。

18 龙媒:用马骥的字关合其人与龙的联系。《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天马徕,龙之媒。”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言天马者乃神龙之类,今天马已来,此龙必至之效也。”后因称骏马为“龙媒”。

宫中有玉树一株,围可合抱,本莹澈,如白琉璃,中有心,淡黄色,稍细于臂,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常与女啸咏其下1。花开满树,状类薝蔔2。每一瓣落,锵然作响。拾视之,如赤瑙雕镂3,光明可爱。时有异鸟来鸣,毛金碧色,尾长于身,声等哀玉4,恻人肺腑。生每闻辄念乡土,因谓女曰:“亡出三年,恩慈间阻5,每一念及,涕膺汗背6。卿能从我归乎?”女曰:“仙尘路隔,不能相依。妾亦不忍以鱼水之爱7,夺膝下之欢8。容徐谋之。”生闻之,泣不自禁。女亦叹曰:“此势之不能两全者也!”

1 啸咏:歌咏。

2 薝蔔(zhānpú):梵文音译,又译作瞻卜伽、旃波迦、瞻波等,意译为郁金花。或谓即栀子花,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六《木三·卮子》(集解)引苏颂曰:“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厚硬。又似樗蒲子,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香,俗说即西域薝蔔也。夏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熟黄,中仁深红,南人竞种以售利。”

3 赤瑙:即红色玛瑙,玉髓的一种,颜色光美。

4 哀玉:谓如玉声凄清的音响。

5 恩慈:谓父母。间阻,阻隔。

6 涕膺汗背:谓涕泪沾胸,汗流浃背,形容惭愧悲伤的情态。

7 鱼水之爱:比喻夫妻相得或男女情笃。

8 膝下之欢:谓对父母的亲敬与依恋之情。语出《孝经·圣治》。

罗刹海市,图片出自《聊斋志异图咏》

明日,生自外归。龙君曰:“闻都尉有故土之思,诘旦趣装1,可乎?”生谢曰:“逆旅孤臣2,过蒙优宠,衔报之诚3,结于肺肝。容暂归省,当图复聚耳。”入暮,女置酒话别。生订后会,女曰:“情缘尽矣。”生大悲,女曰:“归养双亲,见君之孝,人生聚散,百年犹旦暮耳,何用作儿女哀泣!此后妾为君贞,君为妾义,两地同心,即伉俪也,何必旦夕相守,乃谓之偕老乎?若渝此盟,婚姻不吉。倘虑中馈乏人4,纳婢可耳5。更有一事相嘱:自奉裳衣6,似有佳朕7,烦君命名。”生曰:“其女耶,可名龙宫;男耶,可名福海。”女乞一物为信,生在罗刹国所得赤玉莲花一对,出以授女。女曰:“三年后四月八日8,君当泛舟南岛,还君体胤9。”女以鱼革为囊,实以珠宝,授生曰:“珍藏之,数世吃着不尽也。”天微明,王设祖帐10,馈遗甚丰。生拜别出宫,女乘白羊车11,送诸海涘12。生上岸下马,女致声珍重,回车便去,少顷便远,海水复合,不可复见。生乃归。

1 诘旦:平明,清晨。趣(cù)装,急速整理行装。趣,从速。

2 逆旅:谓旅居。孤臣,孤陋无知的臣子。

3 衔报之诚:谓感恩图报的诚心。衔报,用衔环报恩事,《太平御览》卷四七九引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云:“弘农杨宝,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养之百馀日,毛羽成,朝去暮还。后宝夕读书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王母使臣,昔使蓬莱,不慎为鸱枭所搏,蒙君仁爱救拯。今当受使南海,不得奉侍,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且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

4 中馈:谓家中主持供膳诸事的主妇。

5 纳婢:谓将婢女收房为妾。旧时男子在正室以外娶的女子称妾,没有妻子的权利。

6 奉裳衣:犹奉巾栉,即伺候梳洗,为充当妻室的婉辞。

7 佳朕:好的征兆,这里谓怀孕。

8 四月八日:佛教的重要节日。中国汉族地区相传农历四月初八日为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佛寺于此日诵经,并用名香浸水,灌洗佛像,据说取法传说中龙王以香水洗灌悉达多太子的故事,以纪念佛的诞生,称为浴佛节,或称佛诞节。

9 体胤:亲生的后代。

10 祖帐: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这里谓送行的酒筵。

11 白羊车:以白羊曳引的车,多指轻便的车子。

12 海涘(sì):海边。

自浮海去,咸谓其已死;及至家,家人无不诧异。幸翁媪无恙,独妻已他适。乃悟龙女“守义”之言,盖已先知也。父欲为生再婚,生不可,纳婢焉。谨志三年之期,泛舟岛中。见两儿坐浮水面,拍流嬉笑,不动亦不沉。近引之,儿哑然捉生臂1,跃入怀中。其一大啼,似嗔生之不援己者,亦引上之。细审之,一男一女,貌皆婉秀。额上花冠缀玉,则赤莲在焉。背有锦囊,拆视,得书云:“翁姑计各无恙2。忽忽三年,红尘永隔;盈盈一水3,青鸟难通4。结想为梦,引领成劳5,茫茫蓝蔚6,有恨如何也!顾念奔月姮娥,且虚桂府7;投梭织女,犹怅银河8。我何人斯9,而能永好?兴思及此,辄复破涕为笑。别后两月,竟得孪生。今已啁啾怀抱10,颇解笑言;觅枣抓梨11,不母可活。敬以还君。所贻赤玉莲花,饰冠作信。膝头抱儿时,犹妾在左右也。闻君克践旧盟12,意愿斯慰13。妾此生不二,之死靡他14。奁中珍物,不蓄兰膏15;镜里新妆,久辞粉黛16。君似征人17,妾作荡妇18,即置而不御19,亦何得谓非琴瑟哉20?独计翁姑亦既抱孙,曾未一觌新妇,揆之情理,亦属缺然。岁后阿姑窀穸21,当往临穴22,一尽妇职。过此以往,则‘龙宫’无恙,不少把握之期23;‘福海’长生,或有往还之路。伏惟珍重24,不尽欲言。”生反复省书揽涕。两儿抱颈曰:“归休乎!”生益恸,抚之曰:“儿知家在何许?”儿亟啼25,呕哑言归26。生视海水茫茫,极天无际,雾鬟人渺27,烟波路穷28。抱儿返棹,怅然遂归。

1 哑(è)然:笑貌。

2 翁姑:公公与婆婆。无恙,没有疾病。

3 盈盈一水:意谓两人相思,貌似仅有一水之隔。语本《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清澈貌。

4 青鸟难通:谓音信难通。青鸟,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后世即以借指传送信息的使者。出自《艺文类聚》卷九一引旧题汉班固《汉武故事》。

5 引领:伸颈远望,形容殷切期望。”劳,忧愁。《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实劳我心。”高亨注:“劳,愁苦。”南朝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掩屏为疾,引领成劳。”

6 蓝蔚:深蓝色,常用以借指天、水等。

7 “顾念”二句:意谓月宫中嫦娥尚且孤身独处。顾念,顾及,想到。姮娥,即嫦娥,神话中的月中女神。桂府,即“桂殿”,谓月宫。

8 “投梭”二句:意谓天上织女尚且因银河阻隔难与牛郎相聚而怅恨。投梭,织布时来回投射梭子,谓织布。织女,神话传说中的巧于织造的仙女。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的由大量恒星所构成的银白色光带,古代或称云汉、天河、天汉、星河、银汉等。

9 我何人斯:意谓我是什么人呢,语本《诗经·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艰。”斯,语气词,用于句末。

10 啁啾(zhōujiū):形容小儿语声。

11 觅枣抓梨:谓两儿已经断乳。

12 克践旧盟:谓马骥信守与龙女分离时“妾为君贞,君为妾义”的誓言。克,能够。

13 意愿斯慰:谓心愿尽皆得到慰抚。斯,副词,皆,尽。

14 之死靡他:同“之死靡它”,即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语本《诗经·墉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汉郑玄笺:“之,至也。”

15 兰膏:旧时一种润发香油。

16 粉黛:傅面的******和画眉的黛墨,均为古代化妆用品。

17 征人:远行的人。

18荡妇:荡子之妇。荡子,古人谓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荡子”与前“征人”互文见义。

19 置而不御:意谓有夫妇名义而无肌肤之亲。御,谓侍寝,与女子交合。

20 琴瑟:弹奏琴瑟,比喻夫妇感情和谐。语本《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21 窀穸(zhūnxī):埋葬。语出《左传·襄公十三年》。

22 临穴:谓面对墓穴,有哭悼逝者之意。

23 把握:手相携握,意谓见面。

24 伏惟:下对上的敬词,多用于奏疏或信函,意谓念及、想到。

25 亟(qì)啼:一再啼哭。

26 呕哑:象声词,小儿说话声。

27 雾鬟人渺:意谓龙女已经毫无踪影。雾鬟,谓女子浓密秀美的头发。

28 烟波路穷:意谓无路可通往昔日曾居住过的龙宫。烟波,烟雾苍茫的水面。

[元]朱玉《龙宫水府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生知母寿不永,周身物悉为预具1,墓中植松槚百馀2。逾岁,媪果亡。灵舆至殡宫3,有女子缞绖临穴4。众方惊顾,忽而风激雷轰,继以急雨,转瞬已失所在。松柏新植多枯,至是皆活。福海稍长,辄思其母,忽自投入海,数日始还。龙宫以女子不得往,时掩户泣。

1 周身物:即“装裹”,旧时谓入殓的衣衾等。

2 松槚(jiǎ):松树与槚树,两种树常被栽植墓前,亦作墓地的代称。《隋书》卷二《高祖下》:“坟土未干,子孙继踵屠戮;松槚才列,天下已非隋有。”槚,即落叶乔木楸树。

3 灵舆(yú):谓灵车,载运灵柩的车子。殡宫,谓坟墓。

4 缞绖(cuīdié):丧服。缞,旧时丧服,用麻布条披于胸前,臣为君、子为父、妻为夫用之。绖,古代丧服所用的麻带,扎在头上的称首绖,缠在腰间的称腰绖。

一日,昼暝1,龙女忽入,止之曰:“儿自成家,哭泣何为?”乃赐八尺珊瑚一树、龙脑香一帖2、明珠百颗、八宝嵌金合一双,为作嫁资。生闻之,突入,执手啜泣。俄顷,疾雷破屋,女已无矣。

1 昼暝(mínɡ):白日光线昏暗。

2 龙脑香:龙脑香树树干中所含油脂的结晶,味香,其纯粹者,无色透明,即俗所称之冰片。帖(tiě),旧时用于药物的量词,一剂俗称一帖。

异史氏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1。嗜痂之癖,举世一辙2。‘小惭小好,大惭大好’3。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4,其不骇而走者,盖几希矣5!彼陵阳痴子,将抱连城玉向何处哭也6?呜呼!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1 “花面逢迎”二句:意谓用一副涂抹的假面去迎合世俗,人情事理竟如同鬼的世界。花面,古代戏曲角色“净”的俗称,如净曰大花面,副净曰二花面,丑曰小花面。又称“花脸”。这里谓马骥在大罗刹国以煤涂面的行为。

2 “嗜痂之癖”二句:意谓怪诞的嗜好,举国之人如出一辙。这是讽刺大罗刹国颠倒黑白、以丑为美的习俗。嗜痂,谓怪僻的嗜好,语本《宋书》卷四二《刘邕传》:“邕所至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尝诣孟灵休,灵休先患灸疮,疮痂落床上,因取食之。灵休大惊。答曰:‘性之所嗜。’”

3 “小惭小好”二句:意谓世俗价值取向与客观真理大相背离。语本唐韩愈《与冯宿论文书》:“仆为文久,每自则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以为恶矣。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即人必大怪之也。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示人,则人以为好矣。小惭者,亦蒙谓之小好;大惭者,即必以为大好矣。不知古文直何用于今世也,然以俟知者知耳。”

4 “若公然”句:意谓不弄虚作假,公然以男子汉的本来面目出现于尘寰世界。须眉,胡须和眉毛,常用作男子的代称。

5 几希:意谓没有多少人。

6 “彼陵阳痴子”二句:意谓世上有真才实学者不被重用,真不知向何处哭诉心中的不平与怨恨。陵阳痴子,即春秋时楚国的卞和,以其最终被封为陵阳侯,故称。据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一《相和歌辞十六·怨歌行》序引《琴操》,卞和得到玉璞,两次献与楚王,皆被诬,分别受刖左足、右足的惩罚。第三次献玉璞,果得宝,称和氏璧。连城玉,即和氏璧。据《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赵惠文王得和氏璧,秦昭王寄书赵王,愿以十五城易璧。后世即以“连城”指和氏璧或其他珍贵之物。

搜索更多有关“罗刹海市出自山海经哪一经 赵伯陶,149条注释解读罗刹海市原文”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