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现场演出视频:综艺34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各就各位
赵鑫|综艺34《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
各就各位:第三期简析
本场有《妈妈的味道》、《今天你要嫁给他》、以及《小学生作文,有画面了!》这样的作品,让我觉得是收得住第一轮的,后面会就六个作品做简要的分析。
组委会方面,由于李诞的两次未给分,我对他的好感值有所回升,担负起罗永浩一般大局观的重任,为本场五人之冠。黄渤以其一贯的聪明得体、马东以其真诚真实和增设笑花后援团仍然都是水准在线。
于和伟也许可参加一些应激性训练。那英八成得从小学一年级重读,可遗憾的是,智商和情商是无法学习的。万幸飞行资格结束。为什么什么都觉得是新的?因为生命都在打麻将。名利已经如此,还想怎样?回家学习,或者继续打麻将吧,别再继续自取其辱,膈应观众了。大概快赶上宋丹丹在两季《五十公里桃花坞》中的霸道、粗暴、无知那般令人严重反感。
旁的到此打住,主要还是分析剧目:
十三、《小学生作文,有画面了!》
(一)编导
形式等于在《全民运动会》的基础上,加了一个讲述者。
内容素材来自小学生写作文凑字数,和不断出现的错别字,一个个的例子多少都有事实基础,根基是牢固的,内核是成立的。
汉字本身一音多字、形近字、象形性等特点,是本剧创作重要的的灵感来源,使其具有纯然的中国特色,不懂汉字的外国人是无法理解的。
比如伞-命,托-脱-拖等,将抽象的文字,以具象的形体表演,让人很难在生理上不笑的。
(二)表演
单就纯粹表演本身而言,以本场的表现,三位大概都还无法站上第一梯队;也没有特别可以拿出来说的。
不能不说的是,王子傲最后激动到无法自控的泪奔,也令我泪目了:那是真情的爆发、压力的释放、得偿所愿后的自我感动和自我怜惜、被承认后终于可以证明给父母看的骄傲与坚定…… 五味杂陈,不一而足,这真诚的赤裸比他们所有的表演都更动人。
(三)内涵
意义大部分还是在表层的展现,并没有深入的挖掘。也许有可能做的整体的内在逻辑的架构也没有试图努力。当然,那需要对于汉语言文字深厚的功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四)整体
笑了,共鸣了,过了。
我心里的分数:80.5。
十四、《今天你要嫁给他》
(一)编导
参加前女友的婚礼,这不是什么新鲜的题目,关键是看形式玩得怎么样。三位以漫才的框架,以具有个人特点的、丰富的肢体和表情语言,以比例恰当的歌曲元素,呈现出一组有点精密意思的平衡表演,这在刚毕业的时点上,堪称难能可贵。
人物构架上让我想起雅丝米娜·雷扎的名剧《艺术》,上海话剧中心有过出色的演出版本,郝平在张呈的位置,演得很好。
如果说不满足的话,就是整体都太平均,是有很多包袱响了,但是好几处都差一点就可以更响:比如有几处类似贯口的堆叠刚要起来,就落下去了,当然每个地方没特别使劲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没有几个闪光的金点,整剧有线、有面,就是一片。
那把吉他给人的期待,就像契诃夫的******,两个字的一首歌的反差是好的,最后学长的翻了一番的结构是好的,但最后仅有的那一小段歌,遗憾没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窃以为,如果让我来写,也许大概可能不一定会稍微好那么一丢丢。
(二)表演
音乐剧专业背景并没有让他们滥用歌舞的元素,而是用各自不同的特长,共同为系的整体服务,可谓各亮绝活,又恰到好处。
张呈偏正的形象和平衡感刚好在中间,苗若芃的形体一直是角色的,罗圣灯的表情又很有效果,各自在各自的方向上尽量做得到极致,彼此不抢还相互成就,很好。
(三)内涵
这不是靠内涵,而是靠表演那一挂的。
《大放异彩》、《黑夜里的脆弱》和这一组的7位演员,一部中型的音乐喜剧是能排出来了。
(四)整体
人物有的看,表演有的看,可以了。
我心里的分数:86.5。
十五、《最好的房子》
(一)编导
乏善可陈:内容老套、形式做作、表演程式、音乐呆板。
比去年的一家三口看球的音乐短剧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这个一个非常好的失败的例子,让人明确理解有人说的----为什么觉得“音乐剧”别扭,会莫名其妙的唱歌、跳舞,让人始终觉得隔着一层。因为这东西中介和租户的关系就是一个简陋的外壳,他们就是想以此为借口,又唱又跳,你怎么办吧~
无论音乐、形体、还是表情,都是对百老汇其中一类的、带有爵士元素的套路程式化的、表面的、粗糙的模仿,实在令人倒胃口。
无论从编、音、导、演上,大概音乐剧的门还没有摸到。
这样的程度,只能让不了解音乐剧的人产生更大的错觉:啊?音乐剧就这?还是躲得远远的,不看也罢。是无益、反而有害的。
我不会因为自己几分之一的音乐剧出身,就力挺一切以所谓音乐剧形式呈现的东西,主要看作品本身是否成立。在这一点上,我要特别为诞总叫好,如果他没有感觉,就诚实的不给分,不会因为去年的音乐短剧被淘汰,今年就矫枉过正。
(二)表演
周士麒去年的妈妈无论从哪一方面都要好一些,今年的中介还是有明显的女性特征,至少对于角色本身没有十分的必要,也并不好笑,如果这是个人的表演习惯,那也只能好吧。
周可人软怼那英,一方面可能说明他的确对那英作为导师的资格颇有质疑,另一方面也是他一贯的自我感觉良好。他能唱,却不会唱;他也算马马虎虎可以演吧,但从一上场到最终,一直是单一苍白的,完全没在角色里,一切都是在显摆:你看我多牛,我能唱,我能演!如果说指挥专业音乐知识丰富给了什么莫名其妙自信的错觉,如果说很小就出来混给了他油腻的经验,那他可以一直这样下去,这么厉害,多么……
(三)内涵
无。
(四)整体
差。
我心里的分数:59。
十六、《妈妈的味道》
(一)编导
这剧----就我看来----在总体上居然超过了《代号大本钟》,在第一轮排第一。
在编剧上,没有输给《大本钟》很多。不知是编剧原有此意,还是创作本身带出的指向性加上我的共同完成,而使它让我看到了丰富有力的意涵。
饭店服务员对应妈妈,经理对应姥姥,顾客对应女儿,只要这个点子一想出来,瞬间无数的冲撞就都合理了。
所有典型的中国式三代人的人物关系、习惯用语、常规做法、甚至与其表情等等,都无缝的连接在一起,虽然效果荒谬、怪诞,但两相对照,就会在中间的夹缝里,浮现出妙不可言的意味和趣味,形成了非常鲜明的艺术效果。
在很多对话中,只是把双方的人称代词换了、而又没说出来,但这种点到为止也形成一种味道和乐趣。
不断向前递进的层次都化在了自然无形之中,几番转折也都即达到效果又水到渠成。在最后的一小点,姥姥(经理)送回钱的包子皮还在非正常的状态中,而馅儿实际上是找零,又回到现实,此笔不闲,是很好的平衡。
第一重感受,你可能觉得店员和经理都有妄想症;第二重,你被带入了传统的姥姥----妈妈----女儿的人物关系中;第三重,原来“妈妈的味道”不光是菜的,更是人的,你不得不佩服这家服务员和经理的强大的信念感、想象力和高超的表演能力。
上面是表面的、明显的第一大层,如果不是我过分解读的话,下面一层大概可能让人更触动:以上对应人物关系之外,还有一组对应关系是隐而不显的,那就是----把家比作饭店。当然,还有旅馆的功能。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庭的关系,就是孩子回来吃饭、睡觉而已,代际之间根本无法沟通,想到这一层,就不能不让人的心觉得寒凉。
当然,在作品中做到了正----反----合;而在生活中,毕竟没有像舞台上这样理想化,不能不有着很多的遗憾和悲凉。
(二)表演
如果说土豆和吕严的表演是浑然天成的话;那这三位就真像黄渤说的,是老戏骨了。前者自然合理,但无疑有着明显的局限;后者可能没有前者那样特色鲜明,但当三位能力全面、实力足够、经验丰富、水平相仿的演员在好编导的底子上,共同发挥作用的时候,那么他们所构建的假定性就会发挥出巨大的能量,生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台戏。这也是让我确定认为《妈妈的味道》可以在《代号大本钟》之上的决定性因素。
首先说,三位的声台形表都是训练有素的,这是一道门槛,过了它,就可以比较自由的塑造角色,三块木板都比较高,才可以盛比较多的水。
孙书悦无疑是全剧中最抢眼的,她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行动和表情大约可以堪称精准,把握得火候到位,再加上角色本身性格鲜明,就非常的出彩。
马卓君是年老版的孙书悦,能量没法那么外露,一直都得含着,她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年龄感,并找到了诸如近距离说话等方式塑造形象。
姜牟远健的角色,我以为,是最难把握的,因为孙书悦和马卓君是一个方向的,相对单一和鲜明;而姜牟远健的角色必须顾及两者,而且是中枢纽带,还要体现出层次的递进和角色的成长。
毫无疑问,姜牟远健成功的完成了这个角色,正是在她的串联下,整个的节奏才能张弛有度,基本都卡在点上。
值得一提的是,三位演员都具有一定的声音化妆的能力,帮助她们把角色的情绪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三)内涵
代际的冲突,普遍而无解。
尊重和强迫,在对与错之间不停的转换也没有定论。
自由、自主是好的,但也有可能让自己受到伤害;被压抑、被捆绑是不好的,但也有可能因此受到保护。
(四)整体
这是一部在多个方面都堪称优秀的作品,基本上要什么有什么,所以我把它排在了我十分喜爱的《代号大本钟》之前,在我的心目中,成为第一轮的冠军。
我心里的分数:91。
十七、《别送我》
(一)编导
平庸,尴尬。
这个一根筋并不能像《一个都不能少》那般让人感动,或《秋菊打官司》那般让人觉得有力量,而是单纯的强迫症和愚蠢。
个人的感情无限扩大后成了单薄、苍白和矫情。
中间的自以为飞起来的海陆空实际上全在射程之内,成了无聊的拖沓:该结尾了吧?怎么还没完?这也没有创意啊?!
而真正的结尾,大概只能称为狗尾续狗。
(二)表演
如果就表演本身而言,的确比去年有进步,因为去年大概还称不上表演。
(三)内涵
这所谓的“兄弟情”啊,现场感动的大概是和他们认识的关系吧,隔着屏幕只会觉得做作和别扭,像这样你才会记得我啊之类的话,也许当事人会感动?但直接引起了屏幕外的生理不适。
(四)整体
弱。
组委会捞回来大约是往年的情分,但这对新人公平吗?
我心里的分数:50。
十八、《男纸汉》
(一)编导
遗憾。
大概是太年轻了吧,内容单薄又逻辑混乱。这倒是没请人帮忙全靠自己的明显效果。但是,不是有些有实力的编导吗?又不是不允许,非得完全“原创”,为什么不合作呢?还是因为实际不方便?
大概在十年前左右,接触到了偶剧,看了现场的演出,还参加了中外剧团的工作坊。当你触碰到偶(包括牛皮纸的)的时候,非常神奇的,你真的会赋予它生命!看着它们在演员、在你自己手里、在别的体验者手里活起来的时候,那种体验无比美妙。
大凡偶剧,向内挖,就剧的层面,如果有一个非常扎实、深刻、感人的内核的话,那么偶的灵魂自然会丰富而灵动;向外拓,就形象层面,如果偶做得非常的传神,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猎奇的对象,加上偶师如果与偶能融为一体,那至少会给人带来视觉和表演上的享受。
好的偶剧,大概是两者兼顾;及格的偶剧,至少占其一;而遗憾的是,《男纸汉》哪边都不靠,只能用尴尬来形容。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繁至简、朴实无华、举重若轻、意象高级?!----得了吧,那是之后的事,现在老老实实的还没做得像个样子。
再次提一下李诞的大局观,我为他这一次没有给分鼓掌。
四年的学习,我相信他们的能力绝不止于此,但本场呈现实话实说的确是遗憾的,希望下一次可以让作品成立,祝福!
(二)表演
还行吧,不能算好,也不坏。
(三)内涵
没什么可以说的。
(四)整体
未完成的作业,甚至学期作业也算不上,就是平时的课堂作业大概也不会得好分数吧。
它无法担负推广偶剧的重担。
我心里的分数:58。
目前已播出的18个剧目,我的排序是:
NO1《妈妈的味道》91。
2《代号大本钟》90。
3《少爷和我》87。
4《今天你要嫁给他》86.5。
5《大放异彩》86。
6《虎父无犬子》85。
7《屋顶》84。
8《黑夜里的脆弱》83。
9《排练疯云》81
10《小学生作文,有画面了!》80.5。
11《全民运动会》80。
12《再见》77。
13《突突突突突围》75。
14《热血乒乓》73。
15《最好的房子》59。
16《男纸汉》58。
17《我不唱》55。
18《别送我》50。
推荐
宠物
- 1名犬排行榜拉布拉多:狗狗品种分析-拉布拉多317
- 2消防中队长吕挺为救落水父子 你的父母便是我们大家的父母245
- 3男人对你变心该怎么挽回?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男人若是变心了432
- 4在小区里遇见流浪猫,上海败家仔和苏州女友越越晚上路边散步碰到流浪小猫100
- 5男人刮腿毛能接受么 为什么有的男人会选择给丁丁刮毛406
- 6耳廓软骨断裂缝合技巧:耳廓挫伤断裂咋办固定游离缺损软骨351
- 7萨摩耶为什么不宜养?为什么饲养萨摩耶的人越来越少了414
- 8马尔代夫选岛详细介绍:史上最全马尔代夫选岛攻略330
- 9畜牧养殖管理方法:草场养殖与生态友好的放牧管理341
- 10哈弗大狗推出2024版棕色实车:不负期待一次全面的升级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