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与健康的解读:疾病与意识-2:诠释症状
系列文章<第2篇>
由于文章有连贯性,如果初次阅读,建议读者从<第1篇>开始。
【特别注意】
- 绝对唯物主义者,不必阅读本文;
- 刻板固执僵化者,不必阅读本文;
- 执着因果思维者,不必阅读本文;
▸感谢两位学者
Thorwald Dethlefsen德特雷福仁;
Rüdiger Dahlke达尔可;
两位学者合著多部心理与疾病书籍,他们既是心理学家,同时是医生,以及宗教研究者。本文引述大量他们的观点与思想体系,在此致谢。
1:症状是心灵的诉说
意识与潜意识(conscious,subconscious)的共制下,“意识”故意“隐藏”内心早已存在内驱力,“潜意识”则透过身体症状拆穿我们的“谎言”。
症状直接、明确、诚实、暴力的表达,以至于我们无法“躲避”
人们拼命掩饰潜意识,但是在描述症状时,会“诚实”很多:
- “恶心,想吐”➡︎内心厌倦与排斥;
- “头痛,头晕”➡︎内心困惑与困乏;
- “胸闷,气短”➡︎内心压抑与憋闷;
- “心慌、心悸”➡︎内心担忧与恐惧;
- “僵硬,紧绷”➡︎内心固执与局促;
- 。。。。
丰富的“双关”语言中,充斥大量“症状用语”,外语与中文一样。
可怕的事实,绝大多数人:
- 不肯面对,自身意识的问题;
- 无法意识,潜意识的内在驱动;
- 不肯透视,“阴影”中真实的我;
症状可以投射出内心,症状又如此坦白和无法隐藏!人类认识真实的我,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非凡的穿透力(self-cognition)。
- 如何“听懂”症状的述说?
- 如何“透视”症状的根源?
- 如何“接受”症状的引导?
只有看透症状,才能彻底疗愈!
2:对立症状的共同意义
所有对立症状,都具备共同意义与本质。(以下词语都存在双关)
- 清淡与辛辣对比,都关乎“刺激”;
- 肥胖与消瘦对立,都关乎“吸收”;
- 流泪与大笑对立,都关乎“释放”;
- 羞怯与热情对立,都关乎“自信”;
- 放屁与打嗝对立,都关乎“松懈”;
- 逃跑与攻击对立,都关乎“恐惧”;
- 过敏与麻木对立,都关乎“规则”;
- 便秘与腹泻对立,都关乎“放下”;
- 血压高与低对立,都关乎“表现”;
- 低糖与高糖对立,都关乎“渴望”;
- 抑郁与焦虑对立,都关乎“压抑”;
肥胖与消瘦,在意识层面是“消化吸收”障碍,呼与吸的道理一致。
Flee-or-fight,逃跑还是战斗,都是人类面对恐惧的自然反射。
过敏与麻木,都是内心对“界限与防御”的定义。
对立症状,恰恰说明疾病的共同性,实践中的“脱敏训练”、“顺势疗法”也正是利用了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毒攻毒”。
对立是我们的认知“错觉”,我们通过对立来掌握知识,但是同时失去合一性。这段较为晦涩,以至于像是在“诡辩”。
例如:
- 腹泻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
- 便秘要及时润滑肠道,多喝水;
很诡异,很矛盾?喝水是同一!便秘与腹泻是矛盾!
再例如:
- 咳嗽剧烈,导致我们无法呼吸;
- 无法呼吸,导致我们剧烈咳嗽;
很沮丧?很矛盾?很对立?两者互为因果是不是很同一!
因果思维导致我们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漩涡中。
我们多次强调“类比思维”,右脑思维,感知理解,就是这个原因。
对立的症状,指向同一问题,同源同根!
3:症状转移与个体差异
罗列各类症状对应内心,仅仅是让描述事物更“具像化”、“更生动”。
事实:不同时期/个体,症状千差万别!
症状会伴随我们的“不予理睬”或“错误认识”,呈现出转移与变迁。
- 皮肤过敏,演变为鼻炎,甚至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
- 腹泻便秘,演变为青光眼,内脏结石;
- 焦虑压抑,演变为爆肥爆瘦,血栓;
“大跨度”转移,让我们惊讶和不理解,我们甚至感觉“精神分裂”。
- 表现欲强的人,突然沉默寡言;
- 攻击力强的人,突然极度恐惧;
- 容易过敏的人,突然麻木僵硬;
迷乱的症状考验医生的“水准”?但,本文强调透过症状看到共同本质是关键。
- 焦虑狂躁,有孩子“多动”,有孩子“自闭”,有孩子“自残”(咬手指);
- 压抑性欲,有人表现“好色”,有人表现“性冷淡”,有人表现“恋物癖”;
- 表现欲驱动,有人“社牛”,有人“社恐”,有人“自恋”(孤芳自赏);
对症不对病,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所以,正统医学同样强调“治本”。
症状转移变迁,无法撼动冲突的本质,
我们需要看到内在、根本、核心冲突!
4:一切皆“症状”
病症是症状,一切身体与心理特性,都可称为症状,都在述说内心冲突与矛盾。
“个性”如果不能尽早认识,会最终出现严重症状-病症!
性格 时间=命运
- 过度的洁癖与卫生要求;
- 孤僻的个性与热衷批评;
- 挑剔的饮食与刻板生活;
- 无端的伤感与内心脆弱;
- 大声的喧哗与无视他人;
- 强烈的虚荣与极度自卑;
所谓“日常个性”,从意识角度而言,迟早都是疾病,当然也是症状。
不是否定个性,是个性折射“潜伏”疾病。
这不是“杯弓蛇影”,而是合理透视投射,籍此我们可以深刻的看清自我。
5:症状迫使我们完整whole
英文单词“whole”表达健康与完整之意,原始意思就是完整。
完整=健康
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古代医生问诊会说:
“你缺了什么?”(what do you lack?);
现代医学习惯说法:
“你得了什么?”(what do you get?);
不是在“抠字眼”,而是,现代医学与现代社会缺乏的思维方式:
“你缺了什么?为什么不完整了?”
(这里绝对不是在说,吃啥补啥,以形补形的荒谬理论)
我们希望强调:
- 症状是“诚实”的,希望你获得认知;
- 症状是“有益”的,希望你获得成熟;
- 症状是“必须”的,希望你获得完整;
A-症状表现于身体,根本在心灵
著名科学实践:截肢病人,依旧可以感觉缺失肢体疼痛。显然是“认知障碍”,这种认知障碍,恰恰说明:
意识“独立”存在,不依附于身体!
甚至可以说,活着就是为了意识!
正统思想,容易陷入无穷无尽因果:
- 鼻塞膨胀,是因为你鼻腔被感染;
- 感染发炎,是因为你受到细菌侵入;
- 细菌入侵,是因为你免疫力不够;
- 免疫力弱,是因为你缺乏一堆东西;
- 缺乏一堆,是因为你日常不良习惯;
- 不良习惯,是因为你不善于改变;
- 不善改变,是因为你思想顽固;
- 思想顽固,是因为你缺乏清醒意识;
一大堆因果分析后,要么在中途停止stop,迷失lost,要么就要“形而上”,直至思想境界(意识层面)。
上面这个简单症状,经过“长途跋涉”似乎还能回到意识。更复杂多变的症状,远远比上述例子更漫长和分支众多,所以我们经常迷失。
所以,大部分病症“最终”归咎于药物,环境,遗传(怪父母咯)。。。等等。
“类比与投射”思想,直接指向任何症状都是心灵反馈,心灵映射,其实是“捷径”。
身体-精神-灵魂
B-不认知的症状增强
阶 | 特征 | 例如 |
1 | 心理层面 | 梦/情绪/潜意识等 |
2 | 功能障碍 | 疲劳/肥胖/失眠等 |
3 | 急性疾病 | 感染/发炎/受伤等 |
4 | 慢性疾病 | 血压/无菌炎症等 |
5 | 绝症 | 癌症/衰竭/坏死等 |
6 | 死亡 | 身体消亡 |
“小”症状不能足够认知,会不断加强提醒信号,逐步或跳跃各个阶段。
例如:
- 内心压抑与抵触,导致情绪低落;
- 出现过敏/皮炎等,相应症状;
- 引发急性气管炎,寻麻疹等;
- 进而成为慢性病,持久存在;
- 消耗完毕,死亡;
C-症状“迫使”我们完整
儿童每次生病后,明显会有一次身心“飞跃”。显而易见!这就是症状或者疾病在促使我们走向成长、成熟、完整。
成人思想观念更固化,更缺乏潜意识感知,因此,成人症状与疾病更难被解读,更难痊愈。
- 症状会迫使我们改变;
- 症状会迫使我们面对真实;
- 症状会迫使我们完善自我认识;
症状与疾病,正是我们的痊愈之路!
请认真体会,症状在告诉我们什么!
未完待续,以上为<第2篇>
推荐
宠物
- 1夏季鱼塘死鱼有什么解决方案?我的鱼怎么死了阴雨天鱼塘管理技巧476
- 2早产儿不健康的表现:早产儿,七活八不活497
- 3十种爱猫行为看你是不是合格猫奴:洁癖猫奴被治愈了10天不动手自动清仓493
- 4主人出差没回来泰迪哭了:泰国狗狗每天在与主人失散的公路边苦等四年281
- 5新手养柴犬好吗?新手养柴犬选择哪个好301
- 6黑颈乌龟龟苗饲养方法:三趾箱龟饲养及繁育需知187
- 7鬼谷子72个智慧谋略:三思而后行与拿破仑实例讲解388
- 8qq飞车手游所有图都能用的技巧 QQ飞车手游,道具教学这些小技巧你都知道吗469
- 9猫咪的自动饮水机买什么好呢?猫咪专属智能饮水器一定要看看239
- 10画眉鸟最佳冬季养殖方法:您必须要知道的除虫知识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