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诊断鸡病八大步骤是什么?鸡群免疫有哪些特点如何科学防控

人气:224 ℃/2025-04-14 23:04:40

鸡养殖是我国畜禽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场提供充足的鸡蛋及鸡肉食品。 而禽流感是阻碍我国鸡养殖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春季和秋季病情最为严重,每年都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很多地区还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只有做到科学防控才能将损失降至最低。

1 禽流感流行特点

禽流感是家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所有日龄、品种和性别的鸡都能被感染,呈全球流行态势,很多时候还会跨洲、跨国和跨区域扩散,每年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由于秋季和春季是呼吸道病高发季节,也使得该病在这两个季节容易暴发,加上候鸟的迁徙作用,为本病的大面积扩散提供了流行性条件。 蛋鸡进入产蛋期后,机体已经发育成熟,雏鸡阶段、青年鸡阶段的基础疫苗已经免疫,很多鸡甚至淘汰前抗体含量也还处于合格浓度,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一般不高。

但禽流感和别的病不同,该病毒血清型有很多种,不同血清型毒力不同,并且鸡群免疫的流感毒株种类也有差异,不同种类与野毒免疫交叉程度不同,使得该病在不同地区流行特点差异较大,对鸡群生产影响也有差异。 比如同样是H5 流感毒株,在北方地区可能会发病严重,但到南方省份鸡感染后症状可能较轻。 疫苗接种后其抗体表现出一定周期性,通常4--6个月就得重复免疫,以确保抗体一直保持合格的滴度,若中间有免疫失败的情况,则野毒就可能乘机感染,或者有些鸡群抗体下降过快,导致下次复免时中间出现空档期,也能为该病的发生创造条件。

2 临床表现

根据鸡感染后表现症状的缓急程度不同,该病分为普通型流感和高致病性流感两种。普通型流感发病较缓,大多数鸡不受影响,甚至最终病毒会与鸡群共存,以条件致病性存在。 病鸡主要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眼睛流泪、眼结膜常有泪斑、精神不振,常独卧于笼子一角,对外界刺激反应不敏感。 粪便稀薄不成型,呈现黄色或绿色,这是胆汁未充分重吸收的结果。

大部分鸡粪便排出后对肛门周围的羽毛造成污染,使得尾部显现出明显的黄绿色。 长期采食量下降使得机体出现营养不良,钙、磷等元素吸收不足,蛋壳质量变差,沙壳蛋、畸形蛋、破蛋、血斑蛋等比例升高。 维生素等吸收率下降后,机体代谢水平变差,鸡表现畏寒怕冷,经常扎堆,同时鸡冠、肉髯、可视黏膜发白无血色,羽毛也变得灰暗无光泽。 能量供应不足时鸡会越来越消瘦,体重可能下降20% 以上,腹腔脂肪大量消耗,影响排卵并导致产蛋率下降。 蛋白摄入不足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出现继发感染而加速病情恶化,常见继发感染病原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等。 疫苗接种后抗体产生周期延长,滴度不高,很容易造成免疫失败。

高致病性流感发病剧烈,潜伏期只有2--4d,体温迅速升高,可达 42℃左右,饮水和采食量下降,甚至完全废绝,眼睛肿胀发红,黏膜充血,鸡冠和肉髯发绀,头颈部肿大,皮下有水肿、出血和变色。 病程较短,一般在表现症状后数小时内就出现死亡,临死前呈昏睡状态,有较为严重的神经症状,不自主拍打翅膀,全身震颤,倒走,头颈歪斜,有的倒地不起,两脚呈划水样。 高致病性流感的病死率接近 100% ,即使有极少部分鸡存活,后期也会因机体衰弱而生产性能不佳。

3 预防措施

3.1提升鸡场的细节化管理水平

禽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故加强舍内通风,减少空气中尘埃粒子数,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能最大程度降低发病率。舍内通风建议横向通风和纵向通风相配合,横向通风具有效率高、通风快、耗能小的特点,一般适用于自动化程度低的鸡场,根据当日气候适当调整窗户的通风大小,保持最佳通风效果的同时,防止风速过大而伤害鸡群。 纵向通风多在规模较大的鸡场使用,鸡舍两端设置自动风机,舍内安装有害气体监控传感装置,如果通风不良导致有害气体浓度超标,风机就会自动启动。

每天对舍内进行打扫,保持地面洁净,防止空气中尘埃浓度过大。 饲养密度一定要控制,不可为了追求极致生产性能而增加密度,一般单个笼养3~4只最为合适,有疾病流行时可养3只,小规格蛋鸡可养4只。 饲养密度过大时,鸡之间相互接触频率升高,致使本病暴发。 一线饲养员、兽医和管理人员尽量在场内活动,如有必要外出一定不要到同行鸡场拜访,也不要去活禽交易市场、鸟市等敏感场所,归场后全身彻底消毒再入场。 加强鸡群营养的供给,饲喂专门的蛋鸡饲料,过期、变质和发霉饲料禁止饲喂,防止因营养缺乏导致免疫力下降,为流感发生创造条件。

3.2保持场内环境卫生

严重的流感基本都是外源性途径感染的,保持场内环境卫生,加强消毒管理可最大程度减少外源性感染。 物流、人流、车流、通道、地面须做硬化处理,同时每天进行打扫消毒,消毒剂可使用生石灰粉或2%火碱溶液进行地面喷洒。 员工在清理卫生时也应留意地面有无残料,若有必须及时清理。 建议每日带鸡消毒1次,消毒剂可使用0.1% 过硫酸氢钾溶液或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 规模化鸡场每天都会有伤鸡和死鸡,这些鸡建议进行剖检,如果有流感的特征性病变则预示着鸡群有潜在感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人工干预。

剖检后的尸体进行焚烧或深埋,做到无害化处理。 饲料库房应做好防虫防鸟工作,且由专人进行出入库管理,保持库内卫生整洁。 空舍后将鸡舍彻底打扫,粪污清理干净,之后用甲醛或二氯异氰尿酸钠熏蒸消毒,空舍时间不低于15d。 所有外来车辆和人员必须在鸡场门口消毒后再允许进入,尽量谢绝饲料、兽药、疫苗、设备、器械等销售人员的进入,因这些人员经常来往于不同鸡场,很容易成为病原传播媒介。

3.3 做好鸡群的科学免疫工作

预防流感的最佳措施就是接种疫苗,由于流感毒株种类较多,免疫时尽量选择和本地流行株一致的种类。 对于产蛋期的鸡群来讲,流感疫苗的接种方法通常为肌肉注射,接种一次抗体有效期能维持4~6个月。我国大型鸡场一般都有专业的免疫人员,而小型鸡场多是场主自己操作,或聘请专门的免疫队操作,免疫队大多为本地兽药经销商组建的服务队,一般都经过专门的培训,技术水平比普通人要高,但在操作前一定要彻底消毒,且更换专门衣物后再允许进场,接种前针头务必消毒,所携带的用具也应无菌。免疫前后3天不要使用对免疫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解热镇痛消炎类等。免疫应激较大时可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和黄芪多糖,饲料中拌入微生态制剂来抵抗应激作用的影响。

3.4 定期进行抗体检查

常用的抗体检查法为血凝抑制试验(HI),该实验主要利用流感病毒对红细胞有凝集作用的原理进行的,红细胞必须采集无免疫的成年鸡,最好是成年公鸡,取全血后以 3000r/ min的转速离心5 min,弃去上清和白细胞层后,留下的即为红细胞泥,利用红细胞泥作为凝集材料对被检血清进行检验。

具体操作为:取 96孔“V”形微量板,将待测的抗原从1:10开始倍比稀释,每孔加入抗原0.05mL,最后一孔不加作为对照,将红细胞泥加入生理盐水配制成0.5%的红细胞悬液,再将该悬液依次加入各孔中,每孔0.05mL,在微型混合器上震荡混匀,室温下孵育30~40min 或 35℃~38℃下孵育5~10min,根据红细胞沉降图形判定结果,以出现完全凝集的抗原最大稀释度为该抗原的血凝滴度,从而确定抗原的效价。

得到所用抗原的效价值后,根据效价数据用生理盐水将其稀释成4IU抗原。 取 96 孔板将4IU 抗原液依次加入到2~11孔,每孔0.05mL,最后孔加入生理盐水,第1孔加抗原为8单位,然后用微量移液器吸取待检血清0.05mL 于最后孔中作为血清对照,混合后吸0.05mL于第1孔,混合均匀后吸取0.05mL于第2孔,依次进行倍比稀释,最后于35℃~38℃环境下孵育5~10min,让抗原抗体充分结合反应,再在每孔中加入等量的0.5%红细胞悬液,震荡均匀后再次孵育。 最后将微量板取出,倾斜45°左右观察。

如果红细胞发生凝集,则不会有因重力作用形成的红细胞线,凝集的红细胞会集中于微量孔的最低点,反之则能在孔底部发现红细胞流线,一般在发生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即为鸡的抗体效价。 通常情况下抗体滴度在8~12为理想状态,低于8则要及时补免,高于13则可能鸡群中有野毒存在,须留意鸡群的发病情况,提前采取措施进行人工干预。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农业、养殖方面的知识,赶快关注我们!带你走进更专业的技术领域。喜欢就点个关注呗!我们致力于传播农业知识,服务三农;提供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生物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科技项目编制;农场畜牧场规划设计。

搜索更多有关“诊断鸡病八大步骤是什么?鸡群免疫有哪些特点如何科学防控”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