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会不会传染给松鼠:小心,别把你的松鼠病
中秋刚过,国庆又至,马上双十一又要卷土重来,相信很多人买买买的欲望都到了一个“爆点”,各大电商也纷纷推出了各种促销手段。一般情况下,我们是都不会放弃大好的机会,但也有一些人的购买欲超过常人,所购物品的数量早已超出正常使用的量,甚至可以称之为“囤货”,在囤货行为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心理在作祟?
自然界中要过冬的松鼠,喜欢在窝里囤积大量的坚果,坚信某天会用上它,但实际上最后也根本吃不完。那些喜欢疯狂囤货的人,行为和小松鼠有些类似,心理学家将这种“购买欲超强且疯狂囤积物品” “过分未雨绸缪增加购置”的症状,称之为“囤积症”(Compulsive hoarding),又叫做“松鼠病”。
“松鼠病”最大特色就是能“囤”,有的人一旦成为“居家松鼠人”,就活生生把家囤成了一个百宝箱;“计划松鼠人”连计划和愿望都能囤积起来;对信息有着强烈掌控欲的还有“知识松鼠人”,家长和学生群体是这一类“松鼠病”高发人群。
相比生活中可见的物品,电子资源的囤积可以说是积累于无形。学生群体对松鼠病的另一种叫法“只马不看”。在微博上看到英语语法小技巧,截图保存在相册;在视频网站看到很棒的课程视频,点击星号收藏一下;看到一篇好的学习方法,添加到收藏夹一秒搞定……不能错过任何有用的信息,却在分辨它们有用与否中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有时间再看”往往就是“绝不会再看了”。
面对只囤不看的“绝症”,我们该如何自救呢?
首先,知识分类。做好知识层级分类,先定几个初级分类目录,古诗、单词、细碎知识点这些碎片化、短时间就能理解的知识归为一类,新的解题思路、课程难点、一大段英文阅读理解这些不好理解、需要大量时间去消化吸收的知识归为另一类,来不及分类的拖入缓冲池,按时间排列目录。
其次,吸收内化。收获的新知不是存储在手机和电脑里就完事的,需要消化理解后记忆在脑海里。阅读资料时及时记录有用的内容,这一步不妨利用云笔记等工具进行,把重要的内容、思考的结果、有疑问有想法的部分记录在笔记里,规划好时间解决这些内容。
最后,定时清理。给自己定一个期限,把不需要的“过期”内容及时清仓,把有用知识重新分类存储。一方面是给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另一方面是给自己的学习做一次复盘,更重要的是可以从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里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促进下一次学习。
收藏只是知识积累里的一小步,花时间去吸收体会、纳为己用,才是重点。松鼠很可爱,“松鼠症”就算了吧!
推荐
- 1上海走丢的金毛犬:金毛犬在海边捡5年垃圾401
- 2猫咪除了猫粮需要额外补充营养吗?吃猫粮的猫有没有必要额外补充维生素呢177
- 3金钱尾的土狗是不是很少见,去乡下拜年看到的金钱尾土狗465
- 4一口气听完乡村诡异传说有鬼:山村旅店上映荒村旅馆怪事频发374
- 5观赏鱼养殖需要天天换水吗?饲养观赏鱼到底是勤换水好254
- 6约克夏拉屎臭咋样解决:约克夏拉稀怎么办首先24小时内不得进食305
- 7狗狗卖萌招揽客人:狗狗街头帮主人招揽生意333
- 8柴犬每天6点多就敲主人房间:柴犬躺床仅以瞳孔送行202
- 9猫咪咬主人的脚趾是怎么回事?猫咪作死咬主人脚趾头119
- 10带宠物去旅行给宠物吃喝 宠物在娃们手中就好比到人间一日游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