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一生一定要读的100本书:一生必读的88本书之生命是什么

人气:155 ℃/2025-05-06 20:31:59

1944年57岁的埃尔文薛定谔创作了《生命是什么》这本影响几代人的经典著作。

相信不少人听说薛定谔都是通过那个著名的猜想--薛定谔的猫。他设想把一只猫关在一个封闭的铁容器里,并装置一个由极少放射性物质触发的开关。在一个小时内,放射性物质原子衰变的概率为50%。如果衰变发生,则开关触发榔头,打破装有氰化氢的烧瓶,杀死猫;如果没有发生衰变,则猫仍然存活。在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猫会同时处于活状态和死状态(对于盒子外的事件而言),直到盒子被打开为止。

根据这一猜想,可以联想到很多现实的问题,好多时候我们都在猜测结果是怎样,往往过于重视猜测,而忽略了实际情况的审视,毛主席在1937年的《实践论》中有一句通俗易懂的话“你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自尝一尝。”如此简单的道理,却越来越大家忽略。

薛定谔于1943年在都柏林三一学院做的一个系列演讲,其主要目的在于探讨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些演讲内容被结集成书后,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科学以及当时正蓬勃发展的分子生物学中许多问题的重视,这本书中某些极具冲击力的观点直到现在依然令人感觉耳目一新,具有启发意义。于是1944年著名的《生命是什么》诞生。

因为当时科学的局限性,薛定谔提出一系列猜测:1.为了解释基因的非周期型复杂表达,薛定谔认为基因本身就像密码,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表达出各种各样的含义。2.因为遗传的基因突变几率很小,但是会因为X射线的照射而大幅提升概率。对于这种变化,薛定谔认为,在量子力学中不同于经典物理学中连续的能量变化,量子层面的能量因为被拆分的足够小,变成独立小份,同时能量的变化也是跳跃的(量子跃迁),这种能量跃迁就是突变的本质,而X射线就是能量的来源。3.薛定谔认为,生命就是一种秩序,是一种极其精妙的秩序。这种秩序让我们看到生命在多样性与复杂性的背后自有其秩序性和规律性。

在构建物理学和生物学关系的同时,也将讨论延伸到哲学领域。他认为意识是决定的、单一的,那些看起来不同的东西,不过是一种东西的不同方面。这个观点跟我们的《易经》中的许多观点不谋而合。

认真阅读此书,你会发现虽然有些深奥难懂,但是他所表达的观点能够很好的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而引人思考。20世纪四五十年代,薛定谔的观点影响很大,吸引了一批年轻人的物理学家探寻“基因的秘密”。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沃森,都是在阅读了《生命是什么》之后才转而研究DNA的。和他两一同获得1962年诺贝尔奖的莫里斯威尔金斯,也是在拜读了本书后转入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DNA结构的。

推荐指数:★★★★

搜索更多有关“一生一定要读的100本书:一生必读的88本书之生命是什么”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