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猫有哪些步骤寓意着什么?几百年前古人是怎么养猫的
猫咪软萌可爱的外表深受人们喜爱,不仅现代人养猫,古人也对猫咪情有独钟。据记载,古埃及人最早驯化猫咪,对猫咪的崇拜也非常热烈,甚至将猫咪奉为神明;而我国也有悠久的养猫历史,早在唐朝,就有许多人将猫咪作为宠物饲养,到了宋朝时期,养猫更是成了一种潮流。
选猫
就和现代人一样,古人养猫也会看猫咪的毛色。《相猫经》中记载:“猫之毛色,以纯黄为上”。古人偏爱毛色纯净的猫,特别是纯色橘猫,更加受欢迎。
除了毛色之外,人们还特别重视猫咪的捕鼠技能。这是因为古时尚未有先进的灭鼠方法,很多地方都以鼠为患,猫咪的捕鼠能力在此时大有用处,这也是养猫之风盛行的原因之一。
聘猫
古人养猫,可不仅仅是直接去主人家购买就行了。人们会特地挑一个纳猫吉日,准备好纳猫契和聘礼再上门接猫。著名诗人陆游就曾写道,“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意思是以盐作聘礼,聘来小猫捕鼠护书。
聘礼通常分两种,聘别人家猫生的小猫,聘礼通常为盐,各地习俗不同,也有用茶叶、糖和芝麻等作聘礼的;如果聘的是野猫,则需要给猫妈妈送小鱼干。
教猫咪上厕所
《崇正辟谬通书》中记载了古人解决猫咪如厕问题的方法。在那个没有猫砂的年代,古人凭借自己的智慧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接猫时向主人家讨要一根筷子,放在装猫的容器中带回家。筷子上有猫咪熟悉的气味,让猫咪不会太过害怕,到家后将筷子插在指定的土堆上,这就是天然的猫砂盆了。
猫咪吃食
在给猫咪的吃食上,古人也是非常讲究的。肉类、小鱼干少不了,宋代汴梁街上甚至出现了专门卖猫粮的店铺,足以可见当时养猫的人之多。
《识小录》中记载,“猫不食虾蟹,狗不食蛙”,《本草纲目》也有写道“薄荷,猫食之醉。陆农师曰:薄荷,猫之酒也。”这些都表明古人对猫咪的习性十分了解,还发现了猫咪对猫薄荷的偏爱。
如今的人们以经过科学配制的干粮作为猫咪的主食,所含营养更加丰富,但也有喂食不当导致猫咪呕吐的情况发生。遇到这种情况铲屎官们可以给猫咪吃一些普安特止吐药舒缓,平时多注意一下猫咪的饮食,基本就不会再引起呕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