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土豪每天都是怎样花钱的:那是节操碎了一地的神话
这几天,远在中东的迪拜成为话友们热唠的话题,不是因为那高耸的世界第一高楼,而是“迪拜塔”下乞讨的丐帮。之所以引发大伙儿注意,是有消息称在迪拜行乞,有人一月竟能挣47万人民币。
如此之高的丰厚收益让有些网友失去“节操”,调侃道“谁想和我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90天迪拜游,我带着你,你带着碗,你负责哭,我负责喊,不见不散,心有多大,世界就多大!”
乞丐收入如此之高令人乍舌。一是当地明令禁止乞讨行为,物以稀为贵。二是当地民众生活富裕、乐善好施,致使灰色地带的收入颇丰。4月13日,迪拜负责市场管理的负责人巴迪奥维表示,每个乞丐平均每天可挣得9000迪拉姆(约合人民币1.6万元),而当地银行白领的月收入也不过两三万迪拉姆。
这难道又是一条挣钱致富的好路径?迪拜警察总局工作人员说,迪拜明令禁止各种乞讨行为,过去警方一直在全力打击来自各国的乞讨者。仅2015年,迪拜警方总计逮捕了197名乞丐,目前迪拜当局已准备针对街头乞讨者展开为期一年的治理。
乞丐现象遍布世界各地,源于贫富差别。只要有贫穷,就不乏以乞讨为生的人。在国内,流动的乞丐人群让城市管理部门头痛不已,在车站、地铁、甚至车流中都能见到乞讨的身影。在这些人中,多因一时所困,多有不为人知的悲惨境遇,令人同情,公众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也是社会向善的行为表现。
但也有人身无所长,无以谋生,便丢下人格尊严,伸手乞讨,沦为乞丐。久而久之,不劳而获思想滋生,不以为耻,有些地区竟形成乞讨产业,人们成群外出乞讨,形成丐帮。当乞丐成为一个神秘“职业”后,也影响到公众舆论对乞讨行为的评判。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主任贺文平表示,她去过几次迪拜,但几乎没有看到过路边有乞讨人员,“即使有,我也认为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
中国文化提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不是为了钱就可以“任性”,职业也不是收益高就令人神往。虽说穷则思变,但也靠诚实劳动,合法获得收入。靠乞讨致富,“享受”屈辱之下的荣耀,那是外国神话,不符国情,听起来“诱人”,做起来可要丢人格,失尊严!
至于到迪拜行乞揽金,那是节操碎了一地的神话。权当笑谈与君一乐,千万别当真!
推荐
宠物
- 1流浪狗饿得剩下皮包骨被救助,流浪狗向小学生乞食不停作揖139
- 2如何训练狗狗明白自己的名字?给狗狗起名的六大思路332
- 3全屋智能灯光怎么跟装修师傅说?论家里面究竟有没有必要安装智能灯光350
- 4香辣蟹怎么制作需要什么材料?香辣蟹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技巧446
- 5遛狗可以不牵狗绳吗?解析为何遛狗必须牵绳子292
- 6怎么分辨信鸽是公的母的?各个年龄段方法可不一样243
- 7为什么狗狗晚上睡觉总叫?狗狗半夜,很爱叫466
- 8孕期怎样筛查胎儿血型的,孕妇是这2种血型要好好珍惜头胎315
- 9从猫的睡姿看出他有多爱你 通过猫咪的睡姿就能判断它们的心情320
- 10未来三年财运最好的三个生肖:2023年闷声发大财的3生肖好消息不断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