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狗狗>正文

女子卖房收养800只流浪狗后续:深圳夫妻收养流浪狗16年

人气:120 ℃/2024-11-04 12:50:34

20年前来深圳的扎西和卓玛大概不会想到,今后他们会过着“为狗而生”的生活。在16年收养流浪狗的生涯中,他们面对过危机无数:因噪音投诉搬迁不下十次、因负担不起开销而卖掉两套房。现在,他们在深山里守着100多只流浪狗,很多人不明白,他们为何如此坚持?

为收养流浪狗 卖掉罗湖两套房

扎西和卓玛来自四川阿坝,1998年他们告别牧民生活,一起来到深圳,梦想着在这个繁华的大城市打拼一番。他们开过餐厅、办过厂,收入还算可观。来深不久,夫妻俩就在罗湖有了两套自己的大房子。与狗结缘,还得从2002年底的那次“邂逅”说起。

那天,卓玛在蔡屋围附近的垃圾堆边捡到一只流浪狗,不断呻吟且气息越来越微弱,她立即将狗抱起,前往人民医院想要救它,却当即被医生赶出去,“在我们老家,即便有流浪狗,也不会有人狠心去伤害它们,所以当时我是真的不知道还有专门给狗看病的医院。”于是,卓玛便将狗带回家悉心照顾。但接下来一段时间,卓玛走到哪里好像都能看到流浪狗。出于善心和爱心,她每次都忍不住出手相助。

一开始他们只是打算将流浪狗养好后再送人,但由于很多人对流浪狗抱有偏见,狗狗一直送不出去。随着抱回来的流浪狗越来越多,扎西和卓玛开始找地方安置它们,并全权负责起流浪狗的“衣食起居”。“养了之后才发现它们可爱、有灵性,我很不能理解,为什么它们的主人会狠心抛弃它们?”说起很多人对流浪动物的态度,卓玛有点激动,她说有人知道他们在收养流浪狗,甚至就直接把病狗丢在她门口,“太可怜了,你是没看到它们没饭吃,还被人追着打的可怜模样!”

由于扎西和卓玛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流浪狗救助站,且救助站开支太大“只出不进”,2007年,他们不得不以两百多万的总价卖掉了罗湖的两套房子。扎西说,“养流浪狗需要大量的费用,经济吃紧,只能把房子卖了。”

因气味噪音遭投诉 16年间屡次搬迁

也许是看过太多伤害,16年里,扎西和卓玛即使再苦再难也依旧不放弃、不抛弃,被他们救过的流浪狗已经有不下1000只。虽然数量多,但对于每条狗的来历和性格,扎西都记得很清楚,“我这里的每条狗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目前救助站有近200只狗,每天光食物就要花费500多元,加上场地租金,每年开支二十多万。他们目前靠在朋友圈卖民族手工艺品勉强维持生计,除此之外,有着一副好嗓子的扎西偶尔还会外出唱歌赚点外快。

然而,这十几年如一日的救助行为,换来的不是理解和称赞,而是谩骂和诋毁。不少人评价他们的救狗行为是“有病”、“心理不正常”,甚至还有人猜测他们是利用狗繁殖赚钱。

对此,扎西和卓玛很是无奈,他们说,去年在爱心群里看到有一车狗要被运往玉林狗肉节,他俩立马找亲戚借了两万块钱就去把狗救了回来,三十多只全都带回了救助站,卓玛说,“我不知道网友为什么会那样猜测,来我这里领养不需要一分钱,留下个人信息便于日后回访就行了。有时候看到那些很难听的话,心里还是挺难受的,但是我也没办法控制别人怎么说,自己问心无愧就好。”

之前救助站因噪音等问题招来过投诉,为此两人搬家不下十几次,现在索性搬进了深山里。虽然出行不便,只能靠一辆电动三轮车上下山,但山里的环境和氛围显然比城市更适合狗狗居住。每天早上,卓玛都会用消毒水冲洗地面,扎西会定期给狗狗洗澡并打疫苗。如果救的母狗刚好怀孕,生产之后还会请医生给它们做绝育手术。生病了他们就抱到宠物医院进行治疗,一直到狗狗自然死亡。

“如果流浪猫狗数量还继续增加,我也不知道哪天才是救助的终点。看见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我没有选择,只能尽力去救,能救一只是一只。我的积蓄可能不够,但真的从不后悔。”卓玛说。

今年,卓玛已经54岁了,这一场救狗的长途跋涉,还要走多久?她说,“直到喂不动了为止。”

搜索更多有关“女子卖房收养800只流浪狗后续:深圳夫妻收养流浪狗16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