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五千万年前的化石 1亿多年前的这块化石保留了那一瞬间
格尼蛙和腹中的诺敏螈化石。(摄影/邢立达)
视频: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展示化石。
化石来自1.2亿年前的内蒙古
此次发表的化石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地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该区的化石产地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重要化石点,在距今1.2亿年的早白垩世龙江盆地光华组地层中,此处含有丰富的热河生物群化石,主要类型有鱼类、龟类、两栖类等脊椎动物、以及丰富的无脊椎动物化石,如昆虫类、叶肢介类等。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化石门类繁多、赋存条件完好,是目前已知辽宁西部热河生物群又一处重要化石产地。
“龙江盆地发现的一块块化石就如同一张张栩栩如生的史前快照,揭示了亿年前生物的形态以及行为,此次的发现是首次展示了白垩纪两栖动物之间的捕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观赏价值。”位于福建的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刘良说。
这件罕见标本的得来纯属偶然,钮科程介绍,“在一次征寻藏品的过程中,我偶然从产地的收藏家手中看到这个标本,它让我突然想到了小时候看过动物纪录片中的一幕。在纪录片中,牛蛙,这种典型的机会主义捕食者一口吞下了一只剧毒蝾螈,最终被蝾螈毒死。牛蛙的这种不识好歹照盘全收的捕食策略一直让动物行为学家十分困惑,而我眼前的这块化石,竟与纪录片中的一幕如此相似,难道这意味着,在一亿年前,它们的祖先就产生了这样的行为倾向?”
一只蛙吞食了一只蝾螈
据介绍,此次胃容物的主人是距今1.2亿年的格尼蛙(Genibatrachus),它身体长度约7.5厘米,头骨长2.4厘米,整体保存非常精美,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侧上颌骨都有大约50个排列紧密的小牙齿,而其保存良好的身体软组织轮廓描绘了一只硕壮的蛙类:身体宽大,厚实,大腿肌肉强壮。
格尼蛙和诺敏螈的体型对比。(绘图/苏珊·E·埃文斯)
此后,邢立达等学者开始对该格尼蛙胃容物进行详细的研究,蛙类胃容物中的蝾螈类骨骼清晰可见,保存了头骨、脊椎和部分前肢,后肢。这顿晚餐的骨骼从蛙的左肩带下延伸到蛙的左侧的前脊柱区,并从腹侧穿过蛙的腰带区到尾杆骨。蝾螈的尾巴沿着青蛙腹部右侧卷起,但远端却没有保存。
“从骨骼形态学上,比如从身体比例,脊椎形状和肢体形态来看,这件胃容物可能可以归入诺敏螈(Nuominerpeton),”苏珊·E·埃文斯教授表示。这也是化石产区唯一发现的蝾螈类,一种类似小鲵科的物种。
吞食后瞬间被埋
邢立达告诉记者:“我研究过多个胃容物的标本,但这是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蛙类是极为典型的机会主义捕食者,它会吃下一切它觉得可以吃的东西。从未愈合的长骨末端,缺乏骨化的关节面来看,这只格尼蛙还没有完全成年。现生的陆生蝾螈会被各种捕食者吃掉,包括蛇,鸟类,小型哺乳动物,龟,蛙和其他蝾螈,它们的防御机制包括色彩或有毒的皮肤分泌物,但这些特征是否出现在白垩纪的蝾螈身上,我们无法得知。”
英良蛙标本体内的蝾螈骨骼基本上完好无损的,骨骼还互相铰接在一起。这表明它被蛙类整只吞下,根据骨架的位置,它的尾巴很可能还在蛙的嘴外,也就是说,蛙吞下蝾螈之后的瞬间就被埋藏了。
而且,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体型非常接近,它们很可能经历了一场搏斗。此类极为凑巧被保存下来的化石,对我们理解古蛙类的食性与行为,以及重建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和能量流动非常重要。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推荐
宠物
- 1平价好用的面膜合集补水保湿修复:拯救初秋干燥肌11款平价面膜排行448
- 2一条狗为了一个人倾尽所有忠诚,一只狗,为了一份爱耗尽一生的时间在等待自己的主人归来393
- 3幼龟多少度以下不能喂食 新龟到家胆小不吃东西115
- 4狗狗有这6个表现就是太善良了 狗狗的这些,怪癖384
- 5十大聪明犬排名10大旺财的狗:狗界5大,寿星公296
- 6育克海风毛衣图解教程,小红书吹爆的毛衣去球方式469
- 7产后坐月子饮食口诀,产后1-30天吃喝啥注意啥214
- 8腾格尔回应网友们喊话去歌手,腾格尔自曝儿子不爱听天堂220
- 9狗妈妈含泪给小狗最后一次喂奶:狗妈妈叼起死去的宝宝160
- 10暴雨中那些瑟瑟发抖的流浪猫:雨中独自等待的流浪猫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