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只小猫做苦工绘本公开课 绘本推荐11只小猫做苦工
#以书之名#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告诉孩子不要做某某事情,转眼他就偏偏做了。
去公园不要大声乱跑!(孩子一到公园跑得比兔子还快!)
吃饭时不要用手抓菜!(孩子一会儿就用手伸进了碗中!)
不要将玩具乱放!(等你出来发现玩具满地满沙发丢得到处是!)
……
你发现没有?我们对孩子越禁止的事,孩子就越要干!
一本绘本《11只猫做苦工》来陪伴我们了。
前面有一个花圃。“哇,多好看的花啊!”“还竖着一块大牌子呢!”
“禁止采摘”可是……好想摘喔!“有这么多花,摘一两朵大概没关系吧?”“嗯,如果只摘一朵,没关系的。”“嗯,就摘一朵吧。”
禁止摘花
禁止过桥
禁止爬树
禁止进入口袋
……
这么多禁止,小猫会照着做吗?没有!
最后它们因不守规则,被怪兽乌西亚抓起来做苦工了!
小猫们就这样白天拉滚子,晚上在笼子里睡觉。
虽然是一本非常有童心情趣的绘本,但是我从中读出来了:禁止会产生反作用力!(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得更明显,他们需要做出与父母所要求和所安排的不一样的事,并从中获得足够多的体验,来寻找那个不一样的自己。)
如果我们要求孩子不要做某事,孩子们会好奇地想知道,如果他们做了那件事会发生什么?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别去想那只粉红色的大象!这是加州大学语言系一位教授乔治•莱考夫与学生做的一个练习。他跟学生说:
“请你不要想粉红色的大象!”
“请你千万不要想粉红色的大象!”
“拜托你不要再想那粉红色的大象了!”
结果,大家大脑里全是那只粉红色的大象。
人的大脑对于压制自己的反面想法是非常困难的;一般人的潜意识也通常无法识别否定性的词语。
当我们跟孩子说“不要乱跑”、 “不要打人”、“不要哭”的时候,但是孩子并没有听从我们的意见,他们依然在跑,依然会哭……显然,表面上的禁止,其实是一种诱惑。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当我们听到“不要XXX”的指令时,反而给了我们一个心理暗示,大脑会自动对“不”后面的语言进行强化,尤其是画面感很强的语言,让我们忍不住去想。
禁止性质的语言,反而会促使人做某件事情。
我们可以学习将否定的语言改为正向的:
明天上学千万不要迟到!改成:明天上学一定要准时!
写作业千万不要粗心!改成:写作业一定要细心!
去公园不要乱跑! 改成:在公园里妈妈希望你牵着我的手走!
……
当然有些事情,可以让孩子去尝试一下,让孩子们承担后果,他会有所改变。
正如绘本中的11只小猫一样,当他们千难万苦从城堡里逃出来之后,过马路时看到“禁止穿行”的提醒时,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走上天桥。
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可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反其道而行之,让孩子做正确的事情。
相传苏轼和苏辙从小不爱读书,他们的父母为了引导兄弟俩读书,有意在孩子玩耍的时候读书,待两个孩子发现,再假装把书藏起来,这样一来反而吸引了孩子的兴趣,苏轼苏辙慢慢对书感兴趣。
最后温馨提示:与孩子沟通,少用否定性质的语言,多给孩子正面的引导,少一些大吼大叫,多一些行动影响。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但愿你喜欢这本绘本,并get到更多的感悟与我一起分享。喜欢就点个赞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书之名#
推荐
- 1100个简短小学生比喻句:收藏起来写作文时候用226
- 2养猫必买的东西清单价格:平价养猫私人指南,饮食篇224
- 3外卖小哥为了送餐不超时有多拼:被逼无奈的外卖小哥做法你是否认同376
- 4怎么样的猫才算折耳猫?很受欢迎,的6种猫折耳猫也上榜了419
- 5喵星人智商高的6大表现,喵星人会自视甚高难怪老爱做这件事232
- 6猫咪照镜子除了自己还能看见什么?猫咪被镜子里自己的美貌震惊了237
- 7法国斗牛犬为什么是最凶猛的?西班牙斗牛梗,全球公认的最凶神恶煞的犬308
- 8家里给狗狗除跳蚤的小妙招:帮狗狗驱除,跳蚤的几个偏方314
- 9家庭养鹅什么品种最好?养鹅哪些品种好424
- 10狗狗三个月一天喂几顿合适,胃口好,吃的香运动少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