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星舰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低技术低成本思路未必走得通

人气:405 ℃/2025-04-25 05:29:51

昨日,因17日故障而推迟48小时发射的“星舰”在万众期待中升空了,但是它仅飞行了4分钟的时间就因为有5台发动机没有点火而失控,最终坠毁。

当时的地面控制台显示上5台没有点火(左下角),但实际上是6台没有点火,火箭升空后就出现严重向右倾斜(图片中)最后导致了发射失败。

说起来挺遗憾的,因为“星舰”上人类历史上制造的最大火箭且低成本,如果它发射成功和技术很成熟之后,以后往月球或者火星上发射航天器的成本将大幅度降低,而载荷则大幅度提高,但这一切都暂时遇到了挫折。

一直关注“星舰”发展的航天迷们都对它倍加赞许,原因就是“星舰”的制造相对低廉,我们都知道使用运载火箭发射航天器上很费钱的,载荷重量几乎和黄金等价,有就是说:发射一个重量10公斤的物体所花费的金钱等同于10公斤的黄金…面对这么昂贵的价格,各国航天部门都在想方设法降低制造(发射)成本。

但是,航天工程的技术要求太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有效降低发射成本。

图片里这个黑罐罐就是法国M51.1海基洲际******的固体燃料箱的外壳,由T800等级碳纤维(直径7μm缪米)为经线和M43J以上高模量纤维(纤维直径5μm缪米)为纬线编织而成,这俩材料也用于火箭外壳的制造。

但,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星舰”的箭体材料是304不锈钢(18-8型不锈钢,1cr18ni9ti系列)推进剂则是“创造性的”用液氧和液化天然气,而这些都是很普遍且大量供应的民用材料。

“星舰”发射失败后有人称:可能是发射底座(支架)上的水泥块儿经受不了高达1000℃以上高温而碎裂和迸溅到几台发动机上,导致损毁而未能点火…问题是为啥不用正常的发射架和导流槽?还是图便宜吃大亏。

“星舰”之所以用这样廉价材料就为了降低成本,目的就是想让火箭发射“白菜价”。作为私营航天公司,只有这样行业获取更高利润,利润高了之后就提高了公司的造血功能,利于研制更新的火箭,使未来的航天更贴近于生活,尽量做到中产阶级也可以星际旅游,而不顶级富豪花几亿美元的船票。

但这样强行降低“星舰”的成本是有很大潜在危险性的,就是过度挖掘和使用低技术潜力,最终导致发射的失败。

“星舰”最让人惊叹是它用了33台发动机,照片上就给人一种“密集恐惧症”的感觉,这个数量超过前苏联的N1火箭,过多数量的发动机会带来复杂的振动效益(相互共振,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火箭升空不了多高就会自己振碎了)、还有相互间隔热问题…等控制难题。

苏联N1火箭安装了30台发动机,但它所有试飞都以爆炸结束!“老马”似乎也中了魔咒。

“星舰”的更大用处是实现较为廉价载人登月,未来还会用在登陆火星,但是以目前“星舰”的射程(所载燃料量)根本达不到,所以又“创造性”进行太空燃料补给,就像加油机给战斗机空中加油的性质,问题加燃料火箭(或者加燃料飞船)也得从地面发射,在追赶“星舰”也需要很长时间,并且液氧和液化天然气会有相当量挥发(长时间在高压罐当中储存低温高压气体对罐体的压力极大,在必要时要释放一些,降低过高的压力风险),而要使“星舰”在航近到月球或者更远距离火星可能要进行多次发射“加燃料飞船”才能完成…一旦某个环节出了纰漏,诸如:加燃料飞船失控或者加燃料过程中对接不了(想象一下飞机之间的人面对面进行协调工作危险性都很大,火箭之间更加困难)那么“星舰”就只能放弃(如果是载人飞火星也就牺牲了)…而这样复杂和危险性极高的技术价值太低,因为这样的传统技术已经到了极限。

我国科学家构想并初步设计的核动力运载火箭,头部就是微型核反应堆,用气冷方式。

与其花费高昂的代价去保障一个危险性极高不可靠的体系,还还不如推倒重来,研制低风险新体系,有人登陆火星是人类梦想,但距离过于遥远,平均距离2亿公里,所以要经过复杂的天文运算和等待地球与火星在各自运动当中接近最近的5000万公里是,才能发射火星探测器,但5000万公里就不是采用常规的液氧、液氢、煤油…等传统燃料一次能做得到的,这就需要用核动力推进,能实现直达、且火箭运载能力更高、速度更快。

核动力用于航天是很早之前就做的的事情,美苏都有核卫星,图片里就是美国的超微型核反应堆。

从技术复杂程度来说,核动力火箭难度比“星舰”高很多,但简单高效,只要研制成功和技术成熟,优势会比“星舰”高得多。

从运载能力更大和飞行距离更远火箭发展角度来看,核火箭这样的高技术要比“星舰”这样的低技术更有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任何事物都要多观察、多实践,“老马”开了一个好头,虽然首发失败,但不代表方向完全错误,但是拼命地压缩高技术、贵材料在“星舰”上的应用也是不可取的,而且这次失败30亿美元也当了炮仗…还是要合理统筹兼顾才行。

搜索更多有关“星舰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低技术低成本思路未必走得通”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