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克雷洛夫寓言狼和牧羊人的读后感 浅析动物农场反乌托邦寓言

人气:379 ℃/2025-04-26 21:20:53

本书是豆瓣读书TOP250中排名第87,六万人的评分是9.2。

抛开上述的光环,作品写于1944年,作者乔治奥威尔是英国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他出身于中产以上家庭,后来由于生活经历却心系于无产阶级,思想也倾向于社会主义。

这本书相比较于其最著名的《1984》,使用动物拟人化的表达,像是成人童话其中也夹杂政治隐喻。作者的想象力和归纳抽象方面都还是可以的。当然跟实际生活并不相符,现实往往都不是这么简单离奇的故事模式。

《动物农场》总的来说是一则反乌托邦的政治讽喻寓言。他这部小说,实际上影射的是前苏联的故事。

摘自豆瓣的一句话中心内容概括:“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农场主赶走,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

当动物们第一次赶走了农场主,将农场的名字改成了动物农场,并且颁布了七戒,还有英格兰牲畜之歌,此时标志的是动物社会主义的建立。然而动物中智力有高下,猪这类动物由于是最聪明的,所以成为了精神领袖和管理者。而狗、马、驴、鸡、羊群、猫、乌鸦等各种动物,分别对应不同角色和职责。

在最开始,大家是平等的,但也有些细节暴露出了问题,如第一次出现的牛奶消失的事情,还有苹果自然落地谁吃的事情。之后两只猪领袖有意见分歧,“拿破仑”猪早期养了9只狗(武装力量)赶走了“雪球”猪。后面农场就慢慢地变了味了。

而《动物农场》的最后七戒被篡改的只剩下一条的戒律:

所有动物一例平等

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

更加平等

在故事最后,“拿破仑”领导的猪团体们最终与别的农场主在同一屋檐下讨论起了管理还发生了争执,那一刻,外面的动物看着里面的人和猪,仿佛猪团体们也像是变成了人。

搜索更多有关“克雷洛夫寓言狼和牧羊人的读后感 浅析动物农场反乌托邦寓言”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